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节俭一定比奢侈好太多了。当然节俭也并不是变成吝啬

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这个『不逊』,他前面是讲到了「奢则不孙」,奢侈了,花费这么靡烂,这个已经算是不守礼,已经是过分了,这「不逊」。太过节俭,看起来就比较寒酸、比较固陋。但是孔子讲,「与其不逊」,就是花钱很没分寸,不如寒酸一点、固陋一点好。所以孔子还是强调节俭一定比奢侈好太多了。当然节俭也并不是变成吝啬,还是要懂得人情事理。而且事实上很多读书人很节俭对自己,但是很有道义,亲戚朋友需要的时候,哪怕自己过得苦一点,都不愿意看到亲戚朋友受苦,这个是他们的可贵处。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就是以节俭不浪费,而这个『失之』可以包含就是他的家庭人生很糟糕的,是很少的。这个『约』除了是不浪费之外,还可以延伸到一个人他的谨言慎行,话不多,很谨慎,这样就减少过失了。接着又举孔子讲的: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个读书人志于仁爱、志于大道,却觉得穿比较差的衣服、吃比较粗糙的食物是很丢脸、很羞耻的,他假如有这种心态,其实这个就是虚荣。那这样的人他不可能有太高的修养,你也不用去跟他谈经论道了,他已经被欲望、虚荣心给控制住了。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这个『诟』就是骂,用言语去批评。『病』就是觉得节俭好像是不好的,是短处。接着说到:

【嘻。】

『嘻』就是感叹,哎呀。

【异哉。】

就是真是太奇怪了,怎么这个社会风气偏到这个方向来了?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的「信」里面有这一句,「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怎么会在「信」里面?我们讲到「信」里面有包含信用,包含信实,实在的实。一个人很实在,值得人信任,他的行为赢得别人的认同。所以这个「信」不只是守信而已,我们怎么成为一个让人放心、信任的人?大家想一想,一个很节俭的人跟一个很奢侈的人,你信任哪一个人?是,当然是节俭的人。所以「青年十二守则」里面有一句话,「勤俭为服务之本」。我们想一想,一个人不勤劳怎么服务别人?一个人不节俭,你把工作给他做了,你把钱交给他了,你放心吗?「俭以养廉」,他就花钱大把大把花了,那你把工作交给他,他心里想,反正这是公家的钱,他会省吗?一个人不勤俭,你不要把工作给他,他做不好的。

所以《弟子规》这个「信」里面这些句子很有深意。「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人,他才实在,他不会爱慕虚荣,他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包含《弟子规》里面讲,「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这跟「信」也有关系。一个人听到赞叹,诚惶诚恐;听到别人指正自己过失,很欢喜接受,感谢他。这样的人值不值得信任?值得。但是假如一个人「闻过怒」,批评不得;「闻誉乐」,人家称赞他几句,他就快飘起来了,这样的人值不值得信任?靠不住。这都是「信」。「过能改,归于无」,这样才值得人家信任。

所以,接着又说到了,其实司马光先生举这些情况,都是让自己的孩子在当前的状况能够冷静去判断。

【近岁。】

『近岁』就是最近的社会风气。

【风俗尤为侈靡。】

奢侈靡烂。

【走卒类士服。】

这个『走卒』就是一般不管是在家族里还是在单位里供人差遣、奔走的仆人,都穿着士大夫的衣服,这个就是没钱摆阔。

【农夫蹑丝履。】

农夫,这个『蹑』就是穿着丝制的鞋子。就连走卒、农夫这些身分的人都受到这些奢靡的风气影响,好像要这样子人家才看得起他。

【吾记天圣中。】

这个『天圣』是宋仁宗的年号。

【先公为群牧判官。】

这个『先公』是指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池塘的池。『群牧』,这个「群牧」就是指太守底下的幕僚,太守的下属,做『判官』这个职位。

【客至未尝不置酒。】

只要朋友来了,非常热情招待,都会请朋友饮酒。

【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我们说,虽然不是用多丰盛的食物,但是都是非常诚心去招待朋友。所以这个『行』是指主人向客人敬酒。这个就是说,主人敬所有的宾客三次、五次,最多不过七次。这个酒它是来助兴的,让大家聊得很欢喜。就好像没有这个酒来助兴,表达不出那种对朋友的热情跟恭敬。可现在人会不会喝酒?现在人叫灌酒,就不喝到在那里吐满地好像不痛快。其实这种情况那都是过得不得了了。你说一个人喝得在那里吐,我们设身处地,他的父母、他的家里人看了,什么感受?这样叫招待朋友?这样叫糟蹋朋友,还招待。所以,以前都拿酒是来尽兴,来展现这种热忱。那现在都不懂这一些心境,反而都是很错误的,一定要灌醉了才叫够意思,这不知道是谁讲的话。所以,我们看到以前这个礼是很有节度的,不会过的,最多不过七行。

【酒酤于市。】

这个字念「孤」。酒都是从市场里面买来的。以前市场买的酒比较便宜,从官家做出来的酒比较贵,官制的酒比较贵,味道比较浓。这个也表示他们很节俭,到市场去买酒。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水果,主要是买这几样水果,这应该都不是太贵的水果。菜肴:

【肴止于脯、醢、菜羹。】

这都是一些比较不昂贵的食物。这两个字念「府」、「海」。

【器用瓷、漆。】

盛这些食物的器皿都是用瓷器、漆器,都是比较俭朴便宜的,不是很昂贵的。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

我们看,这一段是叙述到他父亲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应该离他们也不过三十年、五十年,不会太久。可是现在变成这么奢华,我们就可以感觉得到,一个不好的风气形成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可是要把它导正就很不容易了。古代人为什么都很强调防微杜渐?风气一起来就很麻烦。所以那时候大家俭朴。

【人不相非也。】

觉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反而那个时候奢侈了,人家会非议,会瞧不起。

【会数而礼勤。】

这个『会』就是聚会,常常聚会。『礼勤』就是彼此都非常好礼、好客。

【物薄而情厚。】

用的这些物品都不是很昂贵,但是非常人情温厚,可以感觉到那种盛情。

【近日士大夫家。】

『士大夫』就是做官的人家。

【酒非内法。】

『内法』就是官制的酒。一定要买昂贵的酒,用现在的话就是都要买XO的。

【果肴非远方珍异。】

水果、菜肴一定要买很远的,都要买进口的,奇珍异味的食物。

【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

就是食物没有很多种类,然后整个桌子不能排得满满的。

【不敢会宾友。】

好像觉得很丢脸,没有摆满。其实这个风气一下来,每个人都是打肿脸充胖子。但是说实在话,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曾经去被招待的时候是器皿满桌、满案,真好吃吗?我感觉到朋友家吃饭,最舒服的就是清粥小菜,五样菜吃得很舒服、很欢喜。一桌排三、四十样菜,看了眼花缭乱。我真的有一次去吃饭,差不多五十道菜,我看就饱了!而且更难过的是什么?吃了不到十分之一,其他东西去哪?光想到,倒掉,想了就很不忍心,觉得太浪费了。我们待会儿来举,太浪费了,折了福,会短命,人会有天灾,历史当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们待会儿再来举真实的例子跟大家来交流。所以形成了这个风气了。

【常数月营聚。】

这个『数月营聚』,「营聚」就是筹备,要邀请朋友来家里要筹备好几个月。其实就是说,那个场面一定要很大才行。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要请个好朋友吃饭都要筹备数月,他累不累?那根本就是给人看的!就跟好朋友聚会那种很自然、很真诚的友谊互动就渐行渐远了。甚至于彼此交往都很有压力,筹备这么久,都得要硬撑个场面出来,那人与人活着不是愈来愈累了?

【然后敢发书。】

发这个请柬请朋友来。

【苟或不然。】

假如不是这么做,场面又不够大。

【人争非之。】

就会在那,「办得也不够丰盛,也不够体面。」『人皆非之』,这个在非议的人,就吃饱撑着,没事干,尽在非议这一些事情,破坏社会良善风气。

【以为鄙吝。】

就是批评他太简陋了、太吝啬了。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不随这个奢侈风气的人就不多了。『鲜矣』就是少了,很少了。

【嗟乎。】

司马光先生感叹,哎呀!

【风俗颓敝如是。】

才几十年风俗,变成这个样子。

【居位者虽不能禁。】

处在当官的位子不能禁止这个情况。

【忍助之乎。】

自己还忍心助长奢侈吗?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