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师说」。这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说明师道的重要性,然后也叙述当时候人对于向老师求学的一些现况,做一些思考。韩愈先生是唐朝人。韩愈先生他在整个古文的地位相当的高,一般仅次于司马迁先生。怎么看出他的地位?宋朝的苏轼先生有写一篇祭祀韩愈先生的碑文,开头就写到,韩愈先生「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我们看到苏轼先生对韩愈的赞叹,「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事实上每一个读圣贤书的人都应该这样去期许自己。就像《中庸》里面讲到的,「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要时时能够给社会大众做好的榜样,这样才没有违背古圣先贤、没有糟蹋古圣先贤给我们的这一些教诲。
而韩愈先生那个时代,就像苏轼先生讲到的,「文起八代之衰」,就是在唐朝前面的八个朝代,他们写的文章都已经比较注重华丽,就是所谓的骈体文,都强调文章要写得很华美,但是并没有能真正把古圣先贤的道德学问透过文章展现出来,所以都是强调文字的华美而已了。假如读书人都是搞这一些表面的功夫,那社会的风气可见一斑。因为在古代是士农工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的文章都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读书人都只是在玩文字华美,那就很难以道德来引领社会大众。所以,韩愈先生强调「文以载道」,文章就是要能够把古圣先贤这些道德能够阐明出来,能够透过文章来弘扬这些道德学问。所以是「贯道」,文章里面一定要贯彻古圣先贤修己安人的学问,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都要有这些道德学问在其中。
而韩愈先生他的原籍,他本来祖先住的地方,是在河南的南阳这个地方,后来搬到了河北昌黎这个地方,河北的昌黎。所以后人都称韩愈先生叫「昌黎伯」,伯父的伯。所以我们对社会民族有很大的贡献,以后后人就以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来尊称我们。这个是很好,肯定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出生,这个地方的水土、这个地方的大众成就了这一个人才。我们马来西亚哪里出最多人才?有没有「马六甲伯」?有,像我们沈慕羽老先生,那就确实道德学问堪称民族的英雄。所以我们在历史当中看到,很多都是以他自己的地方来尊称他。韩愈先生,他的人生还是非常的坎坷的,所以我们在历史当中看到很多人生很坎坷的人,最后成就都很高。所以人生要接受磨炼,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在这种环境的历炼当中才成就他的道德,成就他的坚忍不拔的性格。所谓「切实功夫」,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切实的功夫「须从难处做去」,「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都是历事炼心,经历很多的磨难之后,他还能坚持对家族,甚至对社会民族的使命,百折不挠,才能成就他的德行。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