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向人求学问的这个风气退失得很严重,从这一些现象当中可以看得出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就是各行各业的人,他们都懂得去向老师学习能力。这些人:
【君子不齿。】
就是读书人,这个『君子』是指那时候读书的人,都还瞧不起这些人,这个『不齿』就是鄙视、不屑与之同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读书人瞧不起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可是人家还懂得向老师学习能力。而这些所谓的读书人却耻于找老师学习,那显然这个读书的人的智慧还远不如这些行业的人了。所以人一好面子,人一傲慢,学问就上不去了。而且,我们看这里说到「君子不齿」,其实一个人假如觉得鄙视别人,「你们都比不上我,我才不要跟你们站在一起」,请问这个人是不是君子?他的学问有问题了。所以「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好,他应该是愈平和、愈平等,绝不是傲慢。但问题来了,好像多读些书,不知不觉就好为人师了,傲慢就起来了。其实傲慢了就不尊重人了,学问最重要的就是从真诚恭敬他人当中提升。所以我们是效法孔子,孔子不傲慢,所以君子应该是效法孔子的温、良、恭、俭、让。
刚刚我们提到《礼记》开篇是「曲礼」,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不恭敬,毋不敬,对人、对事、对物都恭敬,这才是学问。所以一个人求学问,诚敬二字最重要。一个人从事教育工作,那就仁爱心最重要。尊敬老师、尊敬经典、尊敬他人,「德日进,过日少」。接着讲到:
【其可怪也欤。】
这不是很奇怪吗?读书应该是明理,怎么智慧反比不上各行各业的人?所以刚刚这一段就是在强调一般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学习,懂得找老师提升,但却反而是读书人不愿意找老师学习了,所以觉得这个情况确实是挺奇怪的。而这几段都强调,读书人好面子,然后觉得去向人家请教是羞耻的事情。所以有一句成语提醒我们,「不耻下问」。孔子,我们刚刚念的那一段,《三字经》,其实都在提醒我们这些重要的态度。「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讲到这里,接着韩愈先生举圣人来给大家启示。
【圣人无常师。】
孔子是圣人,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孔子都就教于他们。
【孔子师郯子。】
这个『郯子』是指郯国的国君,这个「子」是他的爵位。以前的国君,他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这个是子爵。这个郯国的国君,因为知道少昊氏曾经以鸟名,以鸟的名,「以鸟名官」,这个典故,少昊帝曾经「以鸟名官」,郯子他知道这个典故,去告诉鲁昭公。孔子一知道,「他知道这个事」,孔子一听到他自己不知道的,他赶紧就去向他请教。孔子的好学从这里就看得出来。而这个少昊帝,我们常说「三皇五帝」,三皇,在《帝王世纪》,三皇是指伏羲氏、神农氏,还有黄帝。五帝就是指少昊氏、颛顼帝、帝喾、唐尧、虞舜,这五位先王,这是五帝。孔子曾向他请教这件事。
【苌弘。】
他是精通鼓乐,孔子也向他请教。
【师襄。】
师襄弹古琴。还有向老子:
【老聃。】
请教,向老聃问礼。所以孔子只要认识他觉得比他在学识或者在各个方面能力要高的,孔子都主动的向他们请教。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就是刚刚提到的郯子、苌弘,孔子曾经就教的人,他们的学问,『其贤不及孔子』,道德不一定比孔子好。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这个原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面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一句话翻成《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我们看这个话当中可以感受到,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他心是非常的平和。「见人恶」,是「即内省」,「择其不善而改之」,面对恶人、做错事的人,当作一面镜子反省自己。有这样的心境,会不会跟人对立?会不会跟人冲突?会不会把人家的过失放在心上,每天闷闷不乐,半夜作梦还骂人?学问深时应该是意气平。而且有学问是仁爱心,见人家不对,自己先做好,看以后有没有机会能够帮助他,「正己化人」,这样才对。看人家不顺眼,这个都已经不在道中。
所以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个求学的态度很值得我们效法。『必有我师』,就是求学问的路上只有一个人是学生,谁是学生?自己。善者效法他,恶者反省自己,都是老师。就像看一出戏一样,正面的角色,看到岳飞,效法他的精忠报国;看到秦桧?「做人不能做成这样,遗臭万年」,是不?那秦桧是不是我们人生的老师?他也在启发我们。人有这种心境,每天遇到任何人都在学习、都在提升,都是我们的良师。人能保持这样的心境,每天一定能提升。我们感觉到最近没怎么提升了,一定是这个心境不对了,没有这种向一切人学习的心境了,可能看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上不去了。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