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谗言很考验一个人的理智跟觉照。

中庸云。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上焉者』是指天子、国家领导人,他提出了一些好的政策,或者是他要制礼作乐,对于国家这些重要的政策,『无征』,虽然他提的政策很好,没有历史的验证。我们看我们这个民族很注重历史,就是这些思想、这些做法,在这整个历史当中有没有证明它是可行的。假如没有的话,没有历史的验证,甚至于这些东西无可考证,老百姓会怀疑、会不信任。所以『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不相信,人民他很难去非常欢喜尽心的去配合。大家假如看一些历史,包含像「贞观之治」,这些历史记录,臣子在跟君王谏言的时候,常常都会论完一个道理之后,理讲完了,举事,就从以前的历史当中挑例子过来,印证他讲的道理。皇帝一听到,对,以前宋朝、汉朝是这个样子的,就很容易接受他谈的这个道理跟建议。假如没有历史验证,不可考究,这个信的基础,可能怕就不够。所以做一件事不容易,要方方面面要具足这些条件。

【下焉者。】

就是他不是天子,不是国家领导人。

【虽善不尊。】

尊贵的『尊』。就好像孔子,他不是国家领导人,他不是天子,可是他是圣人的智慧,他很善,可是他没有那个位置,『不尊』。

【不尊不信。】

没有那种尊位,很难号令天下。所以:

【不信民弗从。】

他还是没有办法帮国家制礼作乐。所以像制礼作乐,周公制礼作乐,每一个朝代开国的元首制礼作乐,也只有他们能做。所以这些句子都在展现「信」是成就一个事情重要的基础。

【是君臣之间必以信。而君民之间亦必以信。】

所以君臣之间互相为国谋福祉,也要互相信任,才能做好这些重要的国家政策。而「信」的反面是怀疑,国君假如怀疑忠臣,可能国家的危难就来了;国君信任忠臣,国家的福祉就来了。我们看唐太宗用了魏征,整个国家兴旺几年就办到了。所以尊贤很重要,尊敬这些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能带动整个国家政府良善的风气,进而又能够推出人民最需要的政策。而我们之前一起学习过的「谏太宗十思疏」,其中有提到「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怕会有谗言,担忧会有人进谗言,更重要的端正自己的德行,自然这些邪的人就不敢靠近。所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有德行的人感来就是好的臣子,这是从根本去解决问题。所以谗言,说实在的是疑心感召来的。所以「谗不自来,因疑而来」,因为疑心起了,才会感来谗言。离间的话,「间不自入,乘隙而入」,离间的话不是自己进入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隔阂、嫌隙,人家才能够进这些离间的话,而且有时候这个离间的话很难觉察。

所以孔子也有提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这一段话是重复两次,「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这是比喻,这个谮、愬,谮、愬其实就是进谗言,离间的话。这个就好像什么?我们看衣物去沾到水,它很快的水就一直湿润起来了,不知不觉。皮肤,请问大家,你现在皮肤上面有没有灰尘?有没有?它什么时候上来的?知不知道?不知道。每天洗澡的时候才知道,这么多,都没发现。所以就比喻水慢慢慢慢渗透上来了,灰尘慢慢慢慢沾上来了,马上可以察觉的,「不行焉」就是马上可以察觉这些是谗言的,这样是很明白的人、很清明的人、很觉察的人,「可谓明也已矣」,而且是看得很深远,知道听谗言对家庭、对团体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这个「肤受之愬」还有另外一个讲法,「肤」是表面,就是说这些谗言,事实上它都只讲事情的表面,它没有把实情讲出来。有时候我们听一个人谈这件事情的情况,我们会觉得怎么会搞成这样?可是你再去问一个真正比较了解状况的人,其实也还好,没那么大的事。有没有这个情况?因为他只看到表面,然后就要去讲一些谗言。其实根源不在那一件事,在当事人自己内心有一些贪心,或者是有一些怨恨、有一些情绪,他藉事想要达到他的目的,这样就不妥当了。所以谗言很考验一个人的理智跟觉照。

文章摘录自《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