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蔡礼旭老师: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太史公曰。】

司马迁先生说到:

【吾读管氏。】

『管氏』就是管仲他的著作:

【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太史公读过管仲所著的『牧民』,这一篇文章主要是如何治理人民;『乘马』是整个国家的体制,如何来建设;『轻重』是国家的财用,如何来规划;而『山高』跟『九府』在《管子》一书当中没有出现这个内容。为什么?因为《管子》有三百八十九篇,后来刘向把它删成八十六篇,最后是八十六篇,可能「山高」跟「九府」是删去的篇章,没有留在这八十六篇。一般我们比较熟悉的「牧民」,还有太史公读《晏子春秋》这一书,里面很详细的记载了管仲跟晏子他们的一些学说、主张,算记得比较清楚、详细。

【既见其著书。】

都看过他们写的书。

【欲观其行事。】

也想观他们很多做出来的事迹,行出来的事迹,所以想记录这些事迹。

【故次其传。】

把他们两位在这些重要著作当中,没有提到的行持、事迹,把它记在列传里面。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因为汉朝,管子跟晏子的这些书籍、学说,当时很多人都在看,所以他就不在写《史记》的时候,再去论说这些部分。主要把这些轶事,就是搜集到两位的这些行持,把它记录下来。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管仲是世间所谓的贤德又有才干的臣子,宰相。『然孔子小之』,但是孔子却觉得他气量太小。孔子在《论语》当中,对于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抵御外族的侵略,夫子是非常肯定管仲,假如没有管仲,我们汉民族可能就要遭到非常大的劫难。夫子说,可能我们的衣服,我们看汉服,这些服装都是这样过来,右衽,但是其他夷狄,他们是开左衽。所以没有管仲,我们可能整个汉文化就要被他们给灭掉了,管仲功劳很大。孔子说:「吾其披发左衽矣」,管仲的功劳孔子很肯定。但是管仲做得不好的地方,孔子还是很明白点出来,这也是给我们后人警惕、学习。为什么说他气量太小?接着说到:

【岂以为周道衰微。】

岂不是就是因为『周道』,周朝比较衰微了。

【桓公既贤。】

齐桓公有很可取的地方,想要把国家治理好,又用了他做宰相,他就很有影响力,可以去辅佐齐桓公。

【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而不用王道的精神来劝勉齐桓公,就是应该以王道的精神来辅佐齐桓公,而不应该是以霸道,让他称霸,这样功业就显得小了,应该是王道精神更好。所以觉得管仲没有以王道来辅佐齐桓公,这样气量不够大。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这在《孝经》里面也有提到,顺着君王、领导者他的优点,他好的政策、好的这种做法,应该顺着成就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改正领导者的缺点,或者从政上的错误,叫「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因为这个臣子念念都是为了上位者、为了人民,这样的尽忠爱国,上下一定能相亲。

【岂管仲之谓乎。】

这句话也就是对管仲他辅佐齐桓公这件事的一个诠释,但这应该也是觉得管仲没有把这个做到彻底。「将顺其美」,应该以王道来辅佐齐桓公才对。「匡救其恶」,也要针对齐桓公一些不足的地方,要更尽力的来匡正劝告。因为齐桓公后来在管仲去世之后也是很惨,他一些严重的好色、好吃、好玩的习气没有调服,就去用了一些很不好的臣子,最后死去六十几天,尸虫都流出来了才被发现。所以孔子的批评还是很有洞察,管仲还是有他不足的地方。夫子评论人很公正,对的要认同肯定,不对的也要指出来,以为后世来警醒,来以为借鉴。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

这个『方』就是当,当晏子趴在庄公的尸体上痛哭流涕,因为庄公不能容晏子、排斥晏子,晏子没办法只好离开,然后到海边居住、种田,不为所用。后来庄公没几年就被崔杼这个臣子给杀了。当然这也是庄公自己行为不检,最后被人家设计杀害了。毕竟晏子曾经服侍庄公六年,看到庄公死去,他也非常悲痛,所以来吊唁庄公,『哭之』。

【成礼然后去。】

痛哭,也尽他一分臣子的心意,毕竟主公已经离开了。而且古代这些贤者,虽然君王有很多不妥之处,他们绝不放在心上,他不会埋怨记恨自己的君王,都是想着怎么样协助君王,心不会因为君王怎么对待他而改变,这叫义。义是不谈利害的,没有条件的,始终如一。古人那种在五伦当中的道义,让我们非常感佩跟动容。所以他痛哭失声,尽了最后的君臣之礼。

【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司马迁先生觉得晏子这个行为,尽他的君臣之礼,就是见义勇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庄公刚被杀的时候,这些乱臣还抓着权力。所以晏子,事实上这个时候去吊唁庄公,他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古人,你看义之所应为,再大的危险他也毫不畏惧,就去做了。

【至其谏说。】

谈到晏子在劝谏他的君王。

【犯君之颜。】

为了人民,他劝他的君王,哪怕是让君王很没面子、很不舒服,对他生气,他也在所不辞,还是尽心尽力劝。其实,『犯君之颜』,也是要成君之德,成就君王的德行,也是要利益人民,这都是以爱心、以成就对方的心出发。有一次,孟子到了齐国,那时候是齐威王。结果孟子给齐威王提了不少建议,提完之后,他旁边这些臣子就对孟子讲:孟子,你怎么这么不尊重我的君王?可能批评了一些君王犯的过失。孟子对齐威王旁边这些大臣讲:我是最尊重你们君王的。他们看了觉得不尊重。孟子说到:因为我是希望他成为圣王、成为明王,我尊重他,希望他有德。你们的尊重都是巴结谄媚,他有什么过失你们也不讲,怕你俸禄没了。没有劝君王,君王的德行一天比一天更差,你们根本就不爱你的君王,也不恭敬你的君王。所以世人有时候看事情看得很表浅,好像这样轻声细语就是恭敬。真正君王要犯很大的过失的时候,这个时候能「犯君之颜」,犯颜进谏,这是大忠,这是真恭敬。所以司马迁先生讲到晏子这些风范:

【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就是说到忠臣一上朝,想尽一切的方法,能够让君王采纳这些宝贵的意见,或者劝谏君王,让他能看到他的问题,『进思尽忠』,「进」是上朝去。『退思补过』,下了朝还想着君王还有哪些不足,我赶紧要尽力去提醒。「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其实我们读到这一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另外一句跟这个完全相应的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你看这就是大忠臣,不同的时代,心境完全相应。

文章摘录自《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蔡礼旭老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