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时习。

行门的关键就在于格物,《大学》里讲的格物。格是什麽?格斗,物是物欲。自己的陋习,自己的烦恼、欲望,这些现前,障蔽了你的自性,使你的明德本善透不出来。所以你要跟它们格斗,要把它们压下去、控制住,让它不能起现行、不能起作用,时间久了,成为自然,你格物的功夫就成就,你就致知了。致知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良知是本有的,你就能诚意,你就能正心,最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成圣人了。《论语》里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克就是克服,克服什麽?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复礼,这个复是回归,礼是自性的性德、明德。仁义礼智,这是讲的性德,你回归性德了。这从哪里得到?克己的功夫中得来,就是格物的功夫,这就是习的内容。所以学了一定要去做,真干、真放下,这叫学而习了。

 

 

 

第三我们来讲「时」字,以时字为枢机,枢机就是关键的意思。学圣学贤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时习。时就是不间断,时时、时常没有间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孔夫子一生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他老人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你看是没有间断,发愤学习,废寝忘食。为什麽能废寝忘食?因为他快乐,他喜悦,不亦悦乎。你看快乐得忘记了忧恼,不知道老之将至,连自己年老都忘了,可见得夫子之好学如此。圣人没有别的,就是时时刻刻在学,时时刻刻在习,念念始觉合本觉,时时明其明德,念念回归本善。无时不学,无时不觉,那你就成圣人了,你就圆满大学之道。

 

 

 

所以学人最怕的就是自己有毛病、有习气现行的时候,譬如说见到财、见到色起贪心,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不高兴、起瞋心,念头起现行的时候不能够勐然觉照,你浑然不知,这是最麻烦的,这就不是时习了。或者是觉知之后,知道自己有这个习气烦恼,明知见到财色起贪心不对,明知道遇到不如意事生瞋恚、烦恼不对,或者是起种种的贪瞋痴慢,傲慢、嫉妒等等的这些烦恼不对,而不能够断除。他知道自己起念头了,但是不能够决然放下,这也不行,所学的功夫就间断了。有的学人,我们是专讲学习圣贤之道的人,他在大庭广众之中保持着庄敬谨慎,大家一看也尊敬他。但是在自己闲居独处的时候又不能慎独,就放逸了,这都难以成就圣道。问题就出在他没有做到时习,这个时是时时刻刻不间断。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