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古人讲,「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如果有因缘,众生有这个福分,我们的才华得以施展,得以帮助这个社会的众生,让他们一起来跟我学习圣贤之道,让他们也得到喜悦,让这个社会得到和谐,那固然是好事,兼善天下。假如没有人用我们,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去服务社会、去帮助民众,那也没有关係,这是天命。所以学是在自己,用是由天命,君子是乐天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自己学成了,但是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得其用,天命。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不亦悦乎。我们看历史上很多隐士,他们都能够做到乐天知命,自己畅游于山水之间,不亦悦乎,没有那种怀才不遇之感,这是真君子。一切随缘,有善缘,我们当然要帮助众生,没有善缘,退而独善其身。这是讲到一种君子的修养。

 

 

 

实在讲,后面两句,「有朋自远方来」以及「人不知而不愠」,这两句都是跟第一句相关的。这两句是讲到学而时习之的时,这个时是你的时运,有被人知的时候,也有不被人知的时候。被人知的时候就有朋自远方来,大家都来亲近你,向你求学,你当然是不亦乐乎;不被人知的时候,自己也不会不平。学而时习之这个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知与不知,我还是不亦悦乎。具体表现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你能不亦乐乎,这固然是喜悦的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时候,他也是一个不亦悦乎的表现。所以这个喜悦是没有间断的,人家知还是不知,你的才华得用还是不得用,不影响你的喜悦。

 

 

 

我们知道,人人分上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我们现在明明德,修本善(回归本善),别人来向我们学习,也不是说我们教给别人什麽东西,无非就是别人也能够像我们这样回归自己的本善,明自己的明德,大家一起做圣人,这不是不亦乐乎吗?我们现在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关係,要知道整个宇宙本来是一体,根本没有人我的对待。有人、有我这就是二不是一,一体里面哪里能分人我?既然没有人我,又何谈人知不知?当然是不愠。因此,在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我是学而时习,我是不亦悦乎;当人不知我的时候,我还是学而时习,我还是不亦悦乎,这叫君子之学。怎麽能够因人知不知道我的德行学问而改变我自己的学而时习?如果有改变,这心就不是一心,是二心。二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君子之学称为实学,是什麽?恢复我们真心本性的学问,有知和不知这个分别执着,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谓的君子之学了。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