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

『出则弟』,弟是对兄长而言。广义的来说,对一切的长辈、年长者都要恭敬,对年幼者都要友爱。这个出,有的说是出外,出外求学或者做事,要行悌道。悌是什麽?敬顺,敬重尊长,顺从长辈,这也是孝心的延伸。入则孝,出则弟,还有一个说法,这个入是讲内心,内心里有孝道,能够孝敬父母,表现在外面就是敬顺,出就是表现在外。所以孝悌是一桩事情。以孝悌的心行对一切人,就是爱人,这就是夫子讲的仁;对一切事,就是这前面一章说到的敬事;对一切物,就是爱物,都是从孝敬心里产生的。孟子所说,亲亲而后仁民,仁民而后爱物,都是一个孝心延伸。成圣成贤不外乎是将孝悌做到了极处,所以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正说明把孝悌做到圆满就是成圣人。

 

 

 

第三桩事『谨』,是行为谨慎。《弟子规.谨》这章篇幅很长。表面上看,都是从小事教导我们。譬如说「缓揭帘,勿有声」,又譬如说「宽转弯,勿触棱」,又譬如说「执虚器,如执盈」,这些都是生活小事。但是要知道,小事当中可以培养大德。小孩就要从小事里头养成谨慎的这种态度、习惯,然后他临大事自然就能谨慎。三国时代诸葛亮,后人称「诸葛一生唯恭谨」。诸葛亮有这样的成就,辅佐刘备立蜀国而三分天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恭谨,没有失误的地方。这种德行都是从小事中培养,所以我们怎麽能忽略小事!『信』是讲言而有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一定要诚信,怎麽能够有欺诈、有妄语?这是做人之关键。夫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说话如果没有信用了,那他什麽都做不成功,他在这个社会也不能立足。特别是现代社会,讲求信用,你购物用信用卡,你看都要有信用;你买房子要按揭,也是要信用;乃至跟一切人相处,都要讲求信用,别人相信你,才愿意帮助你,你才有成功的事业。这是讲到信。

 

 

 

第五方面是『汎爱众』,汎是广泛,众是众人。这是讲到博爱众人,跟一切人交往都要有爱心,这个爱心先从孝顺父母那里培养得来的。所以前面《论语》讲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心才能够对人有仁爱心。所以这里夫子要求我们,不能只是把爱心侷限在自己家里对父母而已,要扩展开来对一切众生,一切人、一切物要平等博爱。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爱自己的儿女晚辈,也要用同样的爱心爱一切人。

 

 

 

第六是讲『亲仁』,这是选择师友,要选择仁者、亲近仁者,对自己的道业学问长进有很大的帮助。这是讲到自己求学,所以要选择。前面讲「汎爱众」,这是没有选择的,对一切人我们都要敬爱、都要关怀、都要帮助。但是自己的求学一定要师从仁者,这要选择,不能够随便。夫子讲「无友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或者说跟自己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不要选择向他学习或者是跟他做朋友,但是也要爱他。不如自己的,还是爱他,只是不跟他学习。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