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

求放心,下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大学》里面讲到的三纲八目,这个格物致知是根本的。什麽叫格物?简单的讲,物是物欲,格是格斗,跟物欲格斗就是降伏自己的欲望,降伏自己的烦恼,然后才能致知。致知是让自己良知发现出来。这里孔子告诉我们,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都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致知就落实在这一章里头,七科。所以一部《弟子规》讲的什麽?就是讲格物致知。人能格物致知,而后才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之道。

 

 

 

蕅益大师又说:「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是讲得很清楚了,其实行和文它不能分开,是一切时一切处文行合一。文是什麽文?圣贤的教诲。行是什麽行?圣贤的行持。合一就是自己力行圣贤教诲,并不是朱熹、程子所说的先行后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际上不能片面的去理解,不是先力行再学文,是什麽?同时进行,边力行边学文,知行要合一。为什麽?因为文是道统所寄,圣贤教诲载录在这个文上,那孝悌忠信这些德行不就是文的实处吗?

 

 

 

所以夫子在《论语》里面有句话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他说文王虽然不在了,难道就没有文了吗?有!夫子他的志向是什麽?传承圣人的道统,正所谓斯文在兹。文在哪?就在自己身上,自己担当起来,落实圣贤的教诲,文就在你身上。所以这个文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上来看诗书六艺这个文,而是真正圣贤的道统。因此这一章实际上是教我们文行合一。行是指前面六条,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后面学文,文行不可分开。真正把文都落实到行上,你就成为圣贤了。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