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里讲到『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就是庄重的意思,威是威仪,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换句话说,什麽是威仪?庄重就是威仪,轻佻就没有威仪。『学则不固』,学就是前面所说的学而时习这个学,学习圣贤之道,而且要时时落实圣贤的教诲,这叫学而时习。学则不固,固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孔安国注解里讲的,孔安国是汉代的学者,他讲固当蔽字讲,蔽就是蔽塞,蔽塞不通,人能够求学就不会蔽塞。这是讲学则不固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这个「学则不固」是连着前面,「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连着讲的,是讲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即使是学也不坚固。后一种说法就是朱夫子的解释。因此庄重也是对学很重要的。

 

 

 

怎麽样庄重?『主忠信』就庄重。如果没有忠信,当然就没有庄重。所以学以忠信为主,那你自然能庄重,你的学业也能坚固。有坚实的基础,你这个人就会有威仪,他有实学。主忠信,在郑康成的注解里面讲,主是当亲字讲,亲近,亲近忠信之人,就是以忠信之人为师。『无友不如己者』,在忠信这方面比不上自己的,你不要以他为师,不要跟他们交朋友,就是不要向他们学习。这样讲法也很好,两种说法不矛盾。你自己能够忠信,自然你就愿意亲近忠信之人,自然你就不会跟那些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所以忠信是孔老夫子之大道,一以贯之,贯穿了整个圣学之道。人如果不忠信,他做什麽事情都不能实实在在,就很容易作恶,很难以为善。因此学以什麽为主?以忠信为主。忠信前面我们已经有所解释,朱夫子讲的「尽己之谓忠」,做事尽心竭力,这是忠。信是什麽?凡出言都有诚信,信实。

 

 

 

程子有一段解释说,「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这是讲人之道在哪里?在忠信而已。这里的人是真正有圣贤品格的人,如果没有忠信,严格意义上来讲就不是人了,与禽兽没两样。所以人之道就在于忠信,忠信是诚。《中庸》讲的,「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所以这个忠信就是诚,「不诚则无物」。「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如果没有忠信,那还有什麽物可谈?全都是虚的了。「无友不如己者」,这个无就是禁止的意思,不要,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去学习。为什麽?因为古人讲的,「友所以辅仁」,你交友是辅助你成就仁德的。如果不如自己的,就是在德行上、忠信这上面不如自己,那你跟他学习没有益处,反而有损。所以学习必须要有师友,以忠信之人为师、为友,那些不讲求忠信的,我们不能跟他为友,志不同、道不合。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