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是讲孝道。『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是他最年轻的学生。曾子本身是一位大孝子,他在二十四孝里面是有排名的。记载中说,他对母亲纯孝,有一天到山上砍柴,结果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道如何接待,心里就有点紧张,就很想呼唤自己的儿子早点回家。当时也没有手机,不能够通讯,他母亲就想了一个方法,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平日对自己非常的孝顺,念念都不忘父母的,所以她就咬自己的手指。这一咬,十指连心,就很痛,结果曾子在山上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好像家里出了什麽事,于是赶紧从山上往家里跑,回到家里一看,才知道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告诉他说,我不知道怎麽样把你呼唤回来,只好咬自己的手指,让你能够得到感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如果不是曾子念念都念着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时一刻忘记,如何能够得到这样的感应!

 

 

 

实在讲这种感应、这种能力人皆有之,人的心性本来就是畅通无阻的,通达十方法界的。如果一个证得自性的人,这个宇宙当中哪一个星球哪一个众生有什麽样的念头,他都能够感知得到,因为他心性的能力没有障碍。圣人教我们要悟明心性,也就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那就要从尽孝开始。因为我们凡人虽然没有能得到通达十方的能力,但是从跟父母感通这里入手比较容易能够成就。跟父母一体的心,就能够超越时空,就能够跟父母心心相印,感而遂通。由尽孝,对父母尽孝开始,将这一颗孝心扩展到对一切人、一切物,跟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都能感通,这就是大圣大贤了。曾子有纯孝之心,所以有这种能力,他也成就圣贤。

 

 

 

在这里他给我们开示说『慎终追远』。什麽叫慎终?慎终,朱熹朱夫子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这就是《弟子规》里讲到的「丧尽礼」。追远,「追远者,祭尽其诚」,祭尽诚。慎就是谨慎,终是父母寿终,做儿女的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治理丧事。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恩重如山,现在父母离我们而去,我们想要报答父母的恩德,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那种哀戚之情是非常重的。由于哀戚之心,便对丧礼就非常的慎重,用这种丧礼来表达儿女对父母深重的哀悼、深刻的怀念、无限的感恩。所以丧礼非常的重要。古人三种礼都是极其慎重的,一个是婚礼,一个是丧礼,一个是祭礼。如果没有礼,这种哀戚之情就没有表达的方式了,所以应该恢复丧礼。过去一个朝代的建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制礼作乐。一个没有礼乐的国家,孔夫子说这叫乱世,国家对人民的领导就是用礼用乐。乐就是艺术;礼,古人有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这些都要有一套规矩,如果没有规矩,百姓就无所适从。所以我们要希望能够实现和谐社会,这些礼非常有必要去恢复、去制定,制定一套跟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又能表达古圣先贤赋予礼的内涵的这一套礼节,非常的重要。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