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详解

  蔡礼旭老师解读:
  『无心非,名为错』,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当别人犯错,他不是有心的,我们绝对要包容、要宽恕,不然他也会很难受。那对我们来讲,我们也要时时观照自己,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两三个人排在一起,让后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过。因为人往往,比方说遇到久不见的朋友,一聊起天来都忘记旁边的世界。所以这就是无心之非。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给朋友,他可能正要出门,我们一打过去就霹雳啪啦,连个逗点都没有,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切话把你拒绝,或者是告诉你他要出门,结果他就一直撑在那里。那时候他的心跳怎么样?特别快!这也是无心之非。所以我们打电话过去一定要先问: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要处处替对方著想。
  那孔夫子当初到太庙去,也是「入太庙每事问」。遇到很多事,他都会去请教太庙里面负责的一些工作人员。其他的人就会觉得很纳闷,夫子的学问这么好,怎么到太庙去什么都问?结果他的学生就问夫子,夫子就回答:每事问是代表对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能这个环境都有它的规矩在,我们不能顺著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礼之处。所以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於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自去更动、去改变。可能我们是觉得好心,但是这么一个动作,可能会造成当地工作人员的一个麻烦,所以这就有可能犯了「无心非,名为错」。
  那下一句是『有心非,名为恶』。这意思就是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照做,叫做「明知故犯」,那这就是恶,这就很不可取。那这样的现象现在多不多?多!为什么?比方说明明就写著「禁止吸烟」,他还大口大口在那里抽,原因在哪?没有念《弟子规》,标准答案。失教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好好的学习,没有老师去教,也没有父母去提醒,所以就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
  我们对於自己的一些言语、行为也常观照一下是不是有忽略的地方。比方说你在骑脚踏车跟朋友一起,也不要并排在骑,一来很危险,二来可能又影响到后面的行人。俗话说得意会忘形。我们也要常常观照一下。
  假如已经知道这件事是错的,但是还去做,那就是作恶。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很多都是大家知道不能做的事,但是还是有人在做,比方说抽烟,比方说有立著牌子说「禁止钓鱼」,还是有人去钓鱼,或者「禁止倒垃圾」,还是有人会在那里丢。这一些都属於社会风气。这个社会风气谁要负责?社会的每一分子都要负责。假如整个社会都没有公义,别人错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去指正,那可能就提供一个空间让这些作恶的人愈来愈嚣张,我们说姑息养奸。或者你看到人家插队了,那我们应该去劝解,当然劝解的时候要注意「怡吾色,柔吾声」。所以《弟子规》这个「亲有过」,这个亲我们可以当什么?不只是父母,不只是亲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整个社会是一体的,社会的每一分子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也有义务去劝告他们,但是要注意这个态度的适当,以免发生冲突。
  其实为什么有一些明明是错的事,大家还去做?往往在他们的心中都会说别人也一样。所以这都是找藉口,但是这也不无道理,因为好榜样太少了,所以会让他们觉得犯错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所以我们要有使命,社会上错误的事,我们一定要当榜样来纠正。比方说社会上的人不懂得报恩,那我们就要演出来知恩报恩;社会上的人无礼,我们就要演出非常的彬彬有礼,让他们能够生起惭愧之心。
  现在,比方说公家的东西很多人会拿来自己用,这也是有这种倾向,其实他们是冤枉。拿了公家的东西欠多少人?是欠整个团体人的债务,那就很难还,这是小人冤枉作了小人。所以我们也要怜悯他们不懂得「物虽小,勿私藏」的道理。我们也要表现出来,我们在公司里面、在团体里面就要很廉洁,任何一个公家的东西绝对一分一毫都不取。当你有这样的行为出现,在整个团体当中就是一种制约的效果。人家一看到你,他就会自己收敛。所以诸位朋友不要小看您在家庭还有在工作当中的影响力,只要有人演出对的,旁边的人就不敢太造次。所以我们确确实实要做好榜样。
  『有心非,名为恶』。很多人他明明知道这是很大的错误,但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还是去做了。比方说知道跟人家起冲突是错误的,但是脾气一来怎么样?压不下来,所以这就要找方法来对治这个情况。有的夫妻,刚好先生出了一点状况,那太太就很不高兴,想说他都敢这样,那我也敢作坏。这种心态叫意气用事,对自己没有帮助,会愈搞愈糟。我就曾经听过先生都很晚才回来,后来太太也很不高兴,她也出去晃到很晚才回来,那受伤最大的莫过於她的小孩。所以别人对不对,那不是最重要的事,我自己有没有做对,一定要时时提醒。当我们真正做对了才有资格去讲别人,而当你真正做对的时候,你在他人心目中的信任程度一定相对提高。所以要把事情圆满解决,要耐得下性子来,先从自己的修身,立身行道开始下手。
  所以诸位朋友,当我们这课程结束,您回到家里也不要先要求谁做,最重要要怎么样?自己开始先做。我也常常接触一些朋友,他们第一天来听课,听完就说:我的哪一个朋友最需要听,我儿子最需要听。都没有说自己最需要听。所以人当把心思都看在别人的错,都看在别人应该学什么,那专注力没有回到自己,可能自己的进步就会相对减小。所以整个人生的转变,第一步还是要从自身开始做起。
  【过能改。归於无。倘揜饰。增一辜。】
  这改过确实对一个人的人生相当的重要,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整个几千年的历史要找一个人从出生到终了统统没有过失的人,有没有可能?那不可能。那要找一个统统都是作恶的人,有没有可能?也不可能。所以人皆有善恶,那在这个恶当中,我们懂得去规劝,自己懂得去改过,这样就可以「德日进,过日少」。
  所以孔老夫子也给我们三个很好的修身法宝,第一个「好学近乎知」。所以学习一定要不断的精进,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就退。所以我们在大陆办的五天课,之后也有一些朋友有联系,他们都会说,他说:蔡老师,我在那五天整个状态非常好,那五天听课的状态很好,那个心都非常纯净,很纯善。还有一位朋友上完课以后,他过来跟我们说,他说:这个上课的磁场很不一样,我本来每天都要抽烟的,结果那五天一根烟也没有抽。因为他觉得在那种气氛之下,好像有什么坏念头都觉得不应该。所以确实团体学习很重要。所以诸位朋友,您的课程结束以后,也要找三五善友能持续一起切磋,长时薰习才好。刚好他们就提到,在那五天状态很好,但是回去以后慢慢就退下去了,所以也印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求学问能不能靠别人?绝对要最重要靠自己的主动,自己的好学。所以好学才能够不断接近智慧。
  「力行近乎仁」,也唯有你真正去落实圣贤的教诲,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仁慈之心,才能不断看到孩子的需要,看到家庭的需要,看到社会的需要,看到自己的本分,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真正有勇气,真正的大勇之人,是不是可以举好几百公斤的叫勇者?这不算勇者,这只是力勇,而不是人格的智勇。所以真正的「勇」是能够降伏自己的坏习惯、自己的习气,那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我们走到佛寺里面去,一进门看到匾额高高的立在那里,写了四个字「大雄宝殿」,什么才是真正的大英雄?所以俗话也讲:击败他人一千次,不如击败自己一次。真正的勇在能对治自己很多的坏习惯,进而把它改正过来,所以知耻近乎勇。而当你这个勇气可以持续个二年、三年,慢慢的你的习性就转过来,保证往后的人生一定是法喜充满。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晏婴有很多的榜样,孔夫子对他也非常尊重,也很称赞他。晏婴穿一件大衣穿了三十年都没换,当然那一件衣服看起来还是怎么样?还是整整齐齐,因为「爱物者,物恒爱之」。你对任何的物品爱惜,它也会回馈给你,会让你可以使用很久。当一个宰相穿一件大衣穿三十年,请问除了会影响他的家庭以外,还会影响什么?对!整个文武百官,整个人民。所以当一个大臣他非常廉洁,就可以带动整个团体清廉的风气。
  晏婴刚好他的马夫,帮他驾马的这一个仆人,每天送著晏婴出去,去办公、去工作。结果这个马夫每次看到人都抬头挺胸,一副很高傲的样子。为什么他很高傲?因为他替宰相驾车驾马,他就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用成语来讲叫狐假虎威。结果他的夫人(他太太)看到了,有一天就跟他提出来,她说:我要离开你,我要走了。这个马夫就很紧张,他说:怎么了?你怎么要离开我?她说:人家都是尊重晏婴的德行,你又没有晏婴的德行,而晏婴宰相都这么样的谦卑,人家有德行还谦卑,你根本没德行还这么傲慢,所以我不想要依靠你,我要离开。结果这个马夫一听完也很紧张,马上很惭愧就跟他夫人说:我一定会改过,你就不要离开了。
  他的太太也确实很有见地,懂得要进谏、要规劝她的先生,当然她的先生也很有肚量能接纳太太的意见。听说多听太太的话可以大富什么?要听太太正确的话,会大富大贵。结果后来这位马夫就痛定思痛,开始很认真的学习。结果后来晏婴也觉得他的德行进步很快速,也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所以只要人肯改过,都会有相当好的前途。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们在大陆有一位朋友,我们都叫他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叫他金不换?因为我们在上海上课,这一位朋友他是从山东连夜赶过来上海听课。因为他的姐姐在庐江,安徽那一次课程参加了,接著我们要去上海上课,他姐姐马上打电话给他:你这几天纵使可以再赚多少钱都要放下,马上到上海听课。结果她的弟弟听完,真的放下所有的工作,她弟弟的太太很生气,说:你怎么说走就走了!这个公司情况怎么办?但是他还是坚持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他在底下听课都是一种表情,两个眼睛目不转睛,然后嘴巴都开开的,所以我们所有上课的老师都很清楚有一位男士坐在那里,确实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历。
  后来上了几天课,他要回去。他说:你们可不可以让我有十分钟的时间跟蔡老师谈谈话?我们工作人员看他这么诚恳,后来就安排一天晚上,我就跟他坐了一会儿。他看到我很激动,他说:蔡老师,我不是用耳朵听你讲课,我是用我的人生来印证这些道理。他说:确确实实要知道、要悟到、要做到,才能得到。所以知还不够,要真正有体悟要去力行才行。
  他就说我在讲课当中提到《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说这是真实不虚的话。因为他在年轻时候也是脾气很不好,染上很多恶习,拿著刀要去砍人。因为拿著刀走在路上,那气色怎么样?杀气腾腾。结果被他父亲的好朋友看到了,他父亲好朋友马上把他拉回来。当他在盛怒之下,这个刀剑无眼。但是他父亲的朋友却把他硬是拉回来,才让他不会做出他这一生都无法挽回的事。为什么他父亲的朋友愿意这样做?因为他的父亲是在做电讯的,常常半夜都去帮忙,甚至於刮风下雨都不辞劳苦去工作,所以在整个乡里面的一种形象非常好,大家都很尊敬他父亲。由於他父亲的德行,救了他这一次的劫难,把他拉回来。他也提到好几次都是因为父亲的德行,让他逢凶化吉。
  后来有染上毒瘾,我们没吸毒的人不知道吸毒以后要戒掉的困难,非常困难。结果就因为他对母亲还很有孝心,所以说他在戒毒过程,那种支持他的力量就是对母亲的这种愧疚。他假如再不戒掉,不知道要让母亲痛苦多久。所以诸位朋友,一个人要有改过的动力,那个动力要来自哪?孝心、亲情、爱心才行。所以我们身旁有人很困顿,我们也要真诚的去鼓励他、去关怀他。他能够来参加这个课程,最主要也是因为他对於他的姐姐怎么样?也有恭敬之心。他说他姐姐从来没有用这种口气跟他讲过话,他姐姐都是跟他「怡吾色」,都跟他商量,从没听过姐姐说:你马上一定。所以他觉得姐姐一定是为他好,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后来他又提到,因为他十多岁就出外做生意,结果生意也做得很好,赚很多钱。他说他十九岁就拿著大哥大,那时候的大哥大都是很大,长长的、粗粗的那种。他说他走回家乡去,所有的人都说: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赚钱。每一个人都很羡慕他,都把他捧得让他觉得他不可一世。诸位朋友,这样对不对?赚大钱就值得尊重?赚钱是靠机会,花钱靠智慧。假如他没有智慧、没有德行,赚到钱的时候,人生的危机出现了。所以后来因为有钱,他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忽然整个恶习惯统统都染上了,也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所以后来就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所以他来听完课,他就很感慨,他说他假如十几岁就有机会能够听到老祖宗、圣贤人这一些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可能走得这么样的坎坷。所以我们从这一句话也可以听得出来,他并不是不受教,而是没有机会。我们在那几天看他上课的态度,确实也是相当的认真、相当用功。后来我们到他的故乡去办课程,他还连夜跟他太太一起赶过来听课,这个动作很正确,因为一个家庭绝对不能只有一个人在成长,应该怎么样?一起成长。这一位朋友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你不能只跟这一些人讲课,他们都是好人,我们那一批人更需要。我就跟他说只要他把这个公司安顿好了,可以跟我一起到监狱,到一些可能比较没有机会有很好教育的地方去讲课。因为这一些人走过的路他也走过,他所讲出来的话一定可以让他们听了能相应,能够有所感受。那当然我们这样引导他,最重要也要让他的学习有所立志,这样就会推动他用心去成长。这是金不换的故事。
  这个改过不只会影响一个人,甚至於会影响家庭,影响一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名相叫蔺相如。我们都知道「完璧归赵」,蔺相如非常机智能够化解这一次危机,完璧归赵。也由於他这样的表现,赵王把他封为最高的一个职称,最高的,臣子里面的最高位。但是赵国有一个大将叫廉颇,廉颇都是驰骋沙场的老将,对於赵国也是立了赫赫的战功。所以这个武将就瞧不起文官,你就靠一张嘴巴,我出生入死,所以就不服气。结果常常在路上,廉颇就故意要跟蔺相如的车碰在一起,要当面可能要瞪他两眼。但是蔺相如每次发现这个将军的车来了就绕道离开,不跟他有摩擦;有时候廉颇去找蔺相如,蔺相如也称身体不适拒绝了,统统都是低调处理。
  蔺相如的这些仆人,他的家人就很不高兴,然后也对蔺相如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怎么这样委曲求全。他们都觉得心里不服。蔺相如就对他这些家人讲:今天秦国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不敢来打我们赵国?原因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将军还有我,才能够让秦国不敢轻举妄动。我个人的面子、个人的羞耻事小,假如因为我跟大将军廉颇起了冲突,而让国家受到危难,这是国家之耻,那我就很难向国家、向历史交代。所以应该忍辱负重。结果这段话后来传到了廉颇将军的耳中,这个将军虽然火气大了一点,但是也都是知书达理之人。所以听完之后很惭愧,他说:我都是逞一时之气,宰相却是能为国著想。所以这个大将军年纪也很大了,但是他就脱去他的上衣,负荆去请罪;背著那个树枝都是有刺的,以示他的一种诚心。结果走到蔺相如家,蔺相如一听到将军已经来了,也快步冲出来,赶快把将军扶起来。然后两个人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刎颈之交。所以廉颇将军值得我们佩服的地方是知过能改,马上可以提起为国家著想;而蔺相如的一种肚量、还有一种远见也是让我们相当的感佩。
  所以当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犯的过失,绝对不能再掩饰。因为『倘掩饰』就『增一辜』,我们人生数十寒暑要对自己做好交代。这个历史可不能重写,所以一有偏颇,我们要赶快改正,以留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
  这一次寒假,我们在海口的课没有停,还额外办了一个青少年的中国文化研习,本来因为我们没有办过,想说二十个就好了,结果报名了八十个人。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父母好不好当?不好当。都为孩子的教育头痛。我们消息一发布而已,居然来了这么多人。当然能来都是一种缘分,青少年肯走入我们的教室,我们也是满佩服他的。结果五天的课上下来,这些孩子也有上台分享。其中有一个女孩她二十岁,她就上台来讲,她说她本来很怨恨她的母亲,几天课程下来,也深刻体会到母亲生育、养育、教育的辛劳。所以这一位小女孩也当场就告诉我们,往后她会孝顺她母亲,而且她也要弘扬中国文化。所以确确实实人都有那一分善心,只要有缘分把他唤醒了,相信都可以有很好的成长。
  所以过要能改,而改过必须要先悔过,悔过又必须要先知过,所以了解道理才能判断是非。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是非的标准,所以我们学了《弟子规》就有一个是非做人的标准。这一本《弟子规》一定要拿回去当您家里的家规,当你班级的班规,当你公司的,公司叫什么规?常规。这很重要。诸位朋友,你曾经或者你已经在传承你们家的家规的举手?你看古代的家族都有家规,那我们现在都没家规。那请问家里遵守什么规?爸爸有一个规,妈妈有一个规,儿子有一个规定,那不就乱成一团!所以要先建立家规,才有一个依循是非的标准,我们才能知过、悔过、改过。所以改过才能够进步,假如不改过,每天心里都会提心吊胆,很怕别人会识破。而假如又识破了,那就一文不值,甚至於会让人家从此瞧不起你,从此不信任你。倘揜饰就增一辜。所以要勇於认错,这样人生才能走得坦坦荡荡。
  

 


  周泳杉老师解读: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
  這就是修行的宗旨。所以修行到底在修什麼?它的宗旨是什麼?兩個字,改過而已!所以信道修行最終的目的就是明明德。而這個明德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每一個人都有。為什麼顯不出來?為什麼不受用?問題來了,就是被過失給掩蓋了。所以,信道修行,信什麼?信「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性本善為什麼現在不善?不是本性的問題。「性相近,習相遠」,那是習性的問題,習性給遮蓋住了。所以要把本性本善彰顯出來,就是對治習氣,修行的下手處就是對治習氣。修行的成就也在於有這個功夫可以克服習氣,最後的成就就是把煩惱習氣統統都給斷掉,我們叫恢復本能。
  所以很多人問我們說中國文化的教育在教什麼?我們知道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四書的教育。《大學》是方法,《中庸》是理論,《論》、《孟》是表演。四書的教育到底在教什麼?我們如果用一句很簡單的話來跟大家說明,那就是開發潛能。潛能每一個人都有,可是用到的很少,為什麼少?因為被障礙住了,沒開發出來。所以要把它開發出來,怎麼開發?改過而已。改過,改誰的過失?改自己的過失。性相近,習相遠,所以我們就知道「苟不教,性乃遷」。教育就是從這裡興起的。知道了沒有教育,本性本善就被習性給障礙,那教育就興起了,教育從這裡興起的。為什麼辦教育?辦教育的目的還是開發潛能,潛能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外面來的不可靠,非常的不可靠;本能是本有的,所以它需要開發。這是教育的興起。再來,怎麼教?「教之道,貴以專」,怎麼專?還是改過,斷惡修善,改過。事實上到了最後,善也不要了。至善,有善就有惡,它是相對的,有善一定有惡,所以最後怎麼樣?不思惡,不思善,是這個,這叫至善,止於至善,改過。所以這個過,講老實話是什麼?就是念頭,善念、惡念都是,但是它有次第,什麼次第?斷惡修善這是第一步,轉惡為善這是第一步,為什麼?因為惡離得最遠。第一步斷惡修善,轉惡為善。第二步轉迷為悟,從念頭上去覺悟。再來,轉凡成聖,連念頭都沒有了。這在孔子的《論語》裡面都講到了。孔子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都講到了。這個我們有興趣可以再深入《論語》去研究,它就這三個次第。
  「過惡辨析」,我們先看第一條。先讓我們知道什麼是過,什麼是惡,明白的分辨之後,我們才有下手處。『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不是故意的犯,這叫過失;明知故犯,這叫惡。所以過跟惡我們要了解,一般人都是無心之過比較多。像我們現在是非善惡這是第一個要分辨的,我們了解、懂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很重要,要先明白這一條。而總原則是什麼?凡是為自己的就是惡,為別人的就是善,這是總原則。這個了解之後再進一步的去察覺無心非,無心非就太多了。起心動念很多的過失我們自己不清楚,甚至於沒有修道的人,自己起什麼念頭他都不知道。而我們現在雖然學習,可是我們對念頭的生滅還是很粗,認識的還是很粗糙,因為不精細,不是很精細,自己的念頭生滅不精細。
  而聖凡的區別,我們講「聖狂之分,在乎一念」,在一念。狂者克念作聖,聖者罔念作狂。就是一念能不能把它克己復禮,把它克制住。而克不克制得住,要先觀察到我們的起心動念,如果我們對起心動念都不了解,怎麼談到克制?第一個步驟是觀心為要,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談得上克制,所以這個無心非,我們要透過學習去了解到我們的無心非,要了解到,了解得愈徹底,我們下手處就愈明顯。這就是《大學》裡面講的「格物致知」,講的就是這個,《大學》教我們修行。怎麼明明德?格物致知,什麼是格物?依照漢儒的解釋,這是雪廬老人從漢儒的解釋把它摘錄出來,漢儒鄭康成的解釋,格是來的意思,物是念頭,什麼是格物?念頭來了,念頭來了知不知道?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念頭生生滅滅渾然不知,毫沒有警覺。一生渾渾噩噩,不是修道人他不曉得,修道人的基本要求,格物,念頭來了清清楚楚,這是修道人。
  下一步致知,什麼叫致知?念頭來了一下子就知道,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是致知。致知他清清楚楚、他明明白白,一知道就不迷惑,念頭一來,他知道不迷惑,所以他能夠念念省修,這個叫德,這叫明德。他明白,他不迷惑,這個德的古字是一個「直」加一個「心」,直心為德。什麼是直心?這個道是沒有形相的,寂然不動的,一動就是德。動而沒有離開道,順著這個道這叫直心,心還正直,這叫德,這叫明德。明德是指他清清楚楚,那叫明德。而不清楚?叫昏德。心一動偏離了道,那個叫凶德。凶德就是我們現在平常人的作用,那就是凶德。一起心動念就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我的利益、我的權利、我的名譽。一起心動念就想到這些,就想要傷害別人,損人利己。事實上損人不會利己,為什麼?因為這是凶德起作用。他又不懂得省修的時候怎麼辦?就一錯到底,一迷到底,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知道的人怎麼樣?他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他覺得很快,轉念很快,一轉,偏了他就把它轉回來,叫明德,這個德就明了,它的作用就正常,表現出來是什麼?人能弘道。他就能弘道,他叫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什麼都是道,觸境皆道,他有這個能力。這是改過,他的致知就是改過。
  格物,他知道物來了,他知道念頭來了,致知他改過,下一刻他就改過。什麼是誠意?誠意就是過改了之後意就誠了。什麼是正心?誠意保得住叫正心,他那個誠意保得住,保持住了,這就是聖人,他保得住。凡人有沒有誠意的時候?有,什麼時候?一剎那,片刻,就像閃電閃一下子,在黑夜當中閃一下子,他保持不了,可他確實有那個誠意,那一刻他意誠了,可是下一刻昏德又來了,又昏了,這個就是要學習了。所以改過講到了深處,改的就是這個過失,念頭,起心動念,就是這個東西。但是這個不是我們一般初學的人下手的地方。所以從哪裡下手?斷惡修善開始下手,就從斷惡修善開始。這就很清楚了,凡是有害於別人的,凡是損人的這個念頭我們以後都不要,把它轉過來,利益眾生,想到什麼?捨己為人,想到什麼?吃虧,吃虧就是佔便宜,從這裡開始下手。我們今天結束之後,明天開始有《十善業道經》,從《十善業道經》開始下手,從十善下手。你看有下手處了,你看那個念頭那麼微細,我們要格物致知,講老實話沒有下手處。
  民國初年一代大德印光祖師,他對格物有另外一個說法。老人家講「革除物欲」,有沒有講錯?沒有講錯。跟鄭玄鄭夫子講的一不一樣?一樣。可是鄭夫子講的不容易體會,印祖老人家講的容易體會,容易下手。革除物欲,我們不知道物欲怎麼革除,首先要認識什麼是物欲,然後開始革除。你看他從粗的那個念頭開始革起,愈革愈細,那就入道了。你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以把鄭夫子講的那麼複雜的東西一句話三言兩語的,就能夠讓大多數的人體會革除物欲,了不起!這真的叫深入淺出,我們做學問就要學這個,我們十分佩服;不是說我往深裡面去鑽,講到人家都聽不懂,證明自己很厲害,這個不是仁者所為,深入淺出。當然這是學問的積累才能發揮得出來,這個我們要學習。所以「結示學宗」,學問最重要的宗旨,學習最後的目標就是明明德,明明德怎麼做?改過,就是改過而已,改過遷善。所以下面講『過能改,歸於無』,你看這個話講得多好,過改了就沒有了,擔心的是什麼?過而不改,是為過矣。擔心的就是不改,所以他能改就沒有了。譬如千年暗室,這一個房間裡一千年沒有燈光照了很暗,一燈才照,遍室光明,黑暗怎麼樣?俱除,就是這個道理,「過能改,歸於無」就是這個道理。
  『倘揜飾,增一辜』就是告訴我們,明知故犯又加重一條的罪過,這一條罪過是什麼罪過?不真誠的罪過。我們這一生所吃的虧就在哪裡?就在不真誠。這個虧吃太大了,就是虛偽,就是虛榮,吃虧,虧吃得很大。有一次宋神宗曾經問曾鞏,曾鞏,大家知道唐宋八大家,他跟王安石的交情很好,兩個人私交很好。神宗就問曾鞏:子固,安石為人如何?曾鞏就對曰,安石的為人,安石的文學行義不減楊雄。跟漢朝那個楊雄差不多,不相上下,他的文學,還有他的做人處事的這個義行跟楊雄不相上下。但是因為他很吝嗇,所以不及楊雄。宋神宗就奇怪說:安石輕富貴,為什麼你說他吝嗇?曾鞏就講,臣所謂吝者不是說他對財物很吝嗇,而是說什麼?安石勇於有為而吝於改過。大家就曉得,這個評語把一個人一生的成敗點出來了。你看王安石的學問,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高,可是為什麼後來歷史對他評價居然是負面的,為什麼?吝於改過。知道自己有過失,可是怎麼樣?面子,顧著面子,我是宰相,我變法雖然有錯,可是我改了那我不是很沒面子?不可以這個樣子,還有意氣之爭,他們都很有風骨,可是那個風骨用錯地方,用來跟人家爭,黨爭黨禍。你看把整個宋朝的世風,世風那麼樣鼎盛的一個朝代,最後消磨在什麼?意氣之爭上面。我們就了解到真是可惜,如果那個時候有一個人能夠願意說「對不起,我錯了」,局勢就不一樣。
  就像廉頗跟藺相如,有沒有?你看這兩個大人物,廉頗將軍對藺相如的批評,但是藺相如沒放在心上,還怎麼樣?狹路相逢還繞道通行,自己吃虧,不願意傷害廉將軍。結果廉頗知道了之後,你看他有沒有面子問題?沒有面子問題,他怎麼樣?肉袒負荊請罪。為什麼?相忍為國。當時的這個秦國,強秦在旁邊虎視眈眈,什麼樣讓趙國可以穩定?就是這兩位,一個是宰相,一個是將軍,一文一武,坐鎮趙國,秦國才不敢,這個強秦才不敢侵略,所以兩個人怎麼樣?把自己的面子放下,全部都放下,結果國家就得到安定。我們看這些歷史就了解到,確實我們不能為自己一己的一些很小的利益在那裡爭執,要為大局著想,相忍為國。
  當然這是指改過的部分,可是就修道來講,這個人的道業就上去,他把面子拿掉,道業就上去了。這也是末學看印祖的《文鈔》學到的。這是有一位念佛人就問印祖,他寫了一封信給印祖,他是為他的祖母問這個問題,老人家的答覆是這樣的:你的祖母太好面子,好虛名,這個對念佛不利,他說好虛名者必不注重實益,這句話講透了。一個人好名,好表面的名聲,他一定不會往實質的實學去下功夫,換句話說,所學的是什麼?記問之學,不是實學,沒有實學的功夫很難受益。所以我們就知道我們實學的功夫怎麼受到障礙?名利障礙,希望人家表揚,希望人家稱讚,這個心給障礙住了。所以這裡「去障明德」,我們特別提出來改什麼過失?改好名聞利養的過失。改什麼過失?改自私自利的過失。改什麼過失?改好貪瞋痴慢的過失,改好是非人我的過失,改這個它就很明確。最後結論的地方,把我們學習的宗旨目標點出來。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唯有改過而已。所以我們平常修學重要的功夫在哪裡?改習氣,改自己的毛病就在這裡。學怎麼樣證明有功夫?習氣一天比一天淡了,我們知道它不是一下子拔除,但是它淡了,這就是我們學對了,這就學對了。習氣沒有任何的改變,而且還愈來愈重,那學錯了。即使我們這個儒學學得很好,可是那叫記問之學,沒有辦法受益,這是我們古人給我們,你看李夫子他懂這個東西。所以在信篇的後半段,末學覺得這一段非常的要緊,很要緊。而有了這一半段在做基礎,這個人講出來的話一定是信的,為什麼?因為是性德的流露,它是自性的流露。我們沒有流露之前,我們拿聖人的言教來遵循。雖然不是我自己證得的,可是是聖人的言教,也是自性的流露。我們學要求怎麼樣?要學得像,沒有十分像我們也學個七、八分,那也受益、也非常的受益。
  這個信篇我們就講到這裡,這個脈絡給大家參考。因為講老實話,末學一開始學《弟子規》的時候有疑惑,什麼疑惑?信篇不是講言語的,怎麼後來講到「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想到人家已經深一層的把我們自性的這一個明明德給提出來了,這才是根源。所以末學就知道,我們講老實話,中國的文字愈深入我們才發現什麼?原來我們過去很多的經典翻譯成英文翻錯了,你這個信如果只是翻成Credit,差很遠,要Trust,差很遠。不是只有這個,它包含的意思很深,後來才了解到什麼?翻譯經典容不容易?非常不容易,而翻譯經典的難,難在不是英文能力難,是中文能力有障礙。後來發現根源就是你找一個英文能力很強的人來翻,他翻不出來,為什麼?瓶頸不在英文在中文。中文的瓶頸,我們前面跟大家說過了不在中文,在什麼?在實修、在實證上面。沒有實證他看到的是什麼?文字的表皮,那就不受益了。這一點我們從這裡看到,所以不能依文解義。

 

 

  钟茂森博士解读: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所以犯过失,这也不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的这些烦恼习气,累计到今天,非常深厚,这些习气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犯过失了。比如说刚才说到的苏东坡居士,听到人家赞美他,他就很高兴,洋洋自得了,听到人家批评他,他就很恼怒,这些都是习气。所以犯了过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说什么叫真正行善呢?改过就是行善,每天能够改一过,那么三年下来,这个人也都接近圣贤了。
  当然犯过失有的是有心的,有的是无心的,所以过失的大小程度就因此而不同了。那么“无心非”,不是存心犯的过失,他是不小心,或者不警觉,这个也是一种错。要知道无心所做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是“有心非”,有心非就是故意做,那是心里真正起了贪或嗔,造成大的恶业,这种叫恶。无心所做的是因为痴,愚痴啊,所以贪嗔痴就是过失的根源。而做了过失造了罪业,总有因果报应。比如说一句话不慎,出口伤人,在他那边就怀恨在心,他将来会寻机报复你,当他报复的时候,就是果报现前了。有时候这种果报也很惨,自己都不知道他为什么对我这么怨恨。更何况人有三世,前生所造的恶业,自己忘掉了,那么对方也可能忘掉了,但是两个人一见面,“阿赖耶识”在心田里面的业习种子就现形了,他的怨恨现形后就会报复。所以无心犯的过失都有因果,更何况有心犯过失,那种恶报就更惨烈了。
  犯了过失怎么办呢?犯了过失最关键是要懂得忏悔。下面讲了“过能改,归于无”,能够改过,这个过失改掉了,将来不再犯了,就没有了。《菜根谭》告诉我们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如果我们犯了过失懂得后悔,懂得忏悔,那么这种弥天的过失,都可以补救。怕的是他不肯改,他不以为自己有过失,还要掩饰,文过饰非。那怎么办呢?“倘掩饰,增一辜”。本来你可能是无心所做的过失,但是你不肯承认错误,这一掩饰,无心非,都变成有心非了,所以恶业就更重了。辜就是过失。所以文过饰非的人,那都是薄福之人。
圣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有了过失,而觉得自己好象低人一等。反而会觉得有过失不肯改,那是最可耻的,那叫自暴自弃。圣人跟我们其实是平等的,在心境上是无二无别的,不管是世间的圣人,还是出世间的圣人、佛,跟我们也是无二无别的,所区别的是他把过失都改过来了,所以称圣人,称佛。而我们有了过失都不肯改,没有改过来,那就叫凡夫。《了凡四训》就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如果这一天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非就是过失,那么你等于安于自是,自以为是,那就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了。
谁不会有过失呢?谁都会有过失。老法师经常说,两种人看不到过失,第一种成佛了,佛没有过失,他是完全究竟圆满的善现前;另外一种人就是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断了善根的人,没救了,必定是落地狱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满身的过失,他自己看不出来,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反而天天说人家的过失,这种人叫一阐提。所以我们学《弟子规》关键要常常反省自己,我们有没有这个过失,如果我们也是这样子,那不也是成了一阐提吗?所以一日无过可改,你一日看不到你这个过失,那就一日无步可进了。那就是没有办法进步了。《了凡四训》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你看我们这世间聪明的人很多,资质不错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这一生好象没有什么建树,道德学问也并不怎么样,马马虎虎,平平常常,为什么呢?就是因循二字耽搁了他一生。因循就是苟且一生,不肯努力向上,所以本来可以成为圣贤君子,他没有能成就,这很可惜。特别是我们今天闻到圣教,儒释道三教的经典我们都有机会学习到,假如当面错过,不肯用功学习,那就叫做“甘于自是”了,那就是自甘堕落了,这种人最可耻了,最可怜了。
  别人说到我们过失,不要去掩饰,一掩饰的话,就显得自己虚伪了,以后他不再说你过失了。不是说你没有过失,而且他看你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就是不说,因为你这个人没救了,说你干嘛?过去章太炎他就不说袁世凯的过失,他看袁世凯这个人实在是个小人,不值得去说他的过失。袁世凯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就真的是一种耻辱了。所以不但对我们的过失不能掩饰,甚至还要做到凡是有过失都要归于自己,有些过失不是自己做的,比如说我们团体的工作,一起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因一些条件不具足,失败了,不完美,那么这个时候,我要怎么做呢?我要归过于己,说这个事情是因为我没有做好,所以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的过失,我向大家道歉,归过于己。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德,他有这样的胸量,他自然在一个团体里,就受人恭敬,他就成为领导了。所以我们晓得在一个单位里面,做领导的人要想想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心量,我们有没有做领导的修养?不能够因一件工作不成功,而责备你的下级,自己干干净净,一个过失都没有,那不可能的。起码你的过失在于你用错人了,你为什么用他来做这个工作呢,至少这条过错是归于你的。
  古代的圣王,像商朝的汤王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是看到平民百姓谁有过失,那么汤王会想到,那个过失不是他的,是自己的。师父上人的老师雪公老人,当时他在台中教导大家,开经学班,师父上人也是经学班的一位学员,在他门下学习经教。雪公老人非常重视德行的培养。有一次学生们因为讲学没有认真努力,讲得不好,讲错了,向老师来请罪。拿着一根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跟老师说,“我们没有好好用功,辜负了您老人家,我们来向您老人家请罪,请老师用教鞭责打我们”。老师看到这种情形,一句话都没说,拿起教鞭就往自己身上打。在场的同学们看了之后都流眼泪了,老师就说:“是我自己没有教好你们,你们没有过失”。你看看雪公老人这种圣德,确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
  所以真正懂得过归于己,这是培养自己大德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把过归于自己,别人看了好象吃亏了,其实没有吃亏。假如你真没有过,你把别人的过失归到自己,甚至被人嘲笑,被人辱骂。要知道吃亏是福。别人的讥嫌,别人的嘲笑,正好帮我消业障,是求之不得的。每天还用去拜佛消业障,在这个当下业障就能消掉。所以吃亏是福。过归己,功归于人。一件事情做顺利了,事情办好了,有功了,这时候要赞叹别人,这事你做得好,我都没有帮什么。这样你跟大家合作,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恭敬,受到大家的爱戴。
  当人诚信到了极处的时候,他的这种品德修养就跟圣贤人一样。印光大师讲,其实圣贤之道就两个字,非常简单,“诚”与“明”,“诚”就是真诚,“明”就是事事不迷,能够觉悟,这就是圣贤。从哪里修呢?从这些日用平常生活的小事,洒扫应对,待人接物,修自己的诚信之心。所以《弟子规》的目标和宗旨就是培养圣贤,一个小孩能够在家里,能够在学校,在德行上扎下根,他长大以后,确实就是圣贤人,就是正人君子了。所以如果我们家里有小孩,要懂得在德行上给他扎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