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朱夫子在他的《四书集注》里面讲,「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他是说,终者,这是已经寿终的人,父母。父母过世了,人可能就会容易疏忽,孝心可能就会减退了,用这种丧礼去谨饬之,让人们能够通过这种礼来提起孝心,人心就能变得厚道。远者是已经过世很久的父母,很遥远的祖先,这是人之所易忘,很容易忘记,而能够依时追祭他们,不忘本,这就是厚道。民心厚,国家的基础就厚,国力就能够强盛。就像一棵大树,它的根很深,所以它的枝叶就能茂盛,它就能够抵抗风雨的侵袭,能够经受灾难的考验。朱夫子又讲,「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于厚也」。自为就是自己这麽做,自己能慎终追远,自己的德就厚,这是自利。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做到慎终追远,他的德行就厚,由一位厚德君子来做领导人,这是万民之福,老百姓看到他这麽做,也跟着受到感化。这个化之,是被感化,被他教化。他用他的身行来教化老百姓,人民百姓就向他学习,把原来不好的习气给改掉。原来可能常常会忘记父母祖先,现在慎终追远,就能够常常不忘,这就化了,这一化,民风就转化,变得和谐了,人民百姓的道德也就变得厚了,这个国家就有福了。我们想,不仅国家领导人要这麽做,每一个人都应该这麽做,每一个人都要让自己的德厚,你的德厚,你的福就厚。古人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是谁?一个普通老百姓。不要说这是别人,应该说这是我。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要做出好样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万民做个表率,这就是教化。孔老夫子当年大部分时间他没有做大官,他也是一个平民老百姓,但是他教化的这种影响力,超过当时任何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为什麽他能做到?他有这种担当,天下兴亡,我有责任。我慎终追远,让我的德厚,也能够让万民的德厚,这是教民以孝。圣贤施教以孝为本。《孝经》里面讲到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我们希望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怎麽做?教孝道,从我做起。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