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我们来看朱子的注解。『子禽问于子贡曰』,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弟子,这段话是他们俩的问答。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就是陈亢和端木赐,两位孔门弟子。有的人也说,子禽是子贡的弟子,这也可能是如此,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段话是子禽向子贡来请教的。子禽问,『夫子至于是邦也』,夫子是讲孔夫子,孔老夫子每到一个地方,邦就是当时的诸侯国,也就是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够听闻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的状况,都会有人来告诉他。子禽就问,这是孔夫子求得的,还是别人给与他?也就是问,孔老夫子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是他自己去求而得知,还是别人主动来告知他的。『抑与之与』,与是给与。抑是或者的意思。这个话问得好,真正的圣贤难道还会有有求之心吗?夫子关心别国的政治,他所得到的情况是他自己有心去求才能得知,还是他无心而别人自己主动告诉他的?我们来看子贡怎麽回答。
子贡可以说在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里头,他是言语第一,很会说话。他很会说话,也是因为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他观察孔老夫子的德行,总结出五德,说夫子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他的容貌,他的形态,没有给人任何的压力,你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到非常的舒服,聆听他的教诲如沐春风。这是讲温和。为什麽他能够容貌温和?这是因为夫子心地柔和,用慈悲柔和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令身边的人感觉到他平易近人。所以圣人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不会觉得圣人好像高不可攀,或者是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者是让自己觉得很有压力,不会的。他的这种气质,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很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是温。『良』是什麽?讲他的心地善良。夫子一生所追求、所实践的就是一个仁字,以仁爱存心,所以心地善良。仁者爱人,他能够用真诚的爱心关怀、帮助、照顾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恭』是讲他对内,对自己严肃、谨慎,而对外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这是恭的意思,所谓一切恭敬。《礼记•曲礼篇》第一句话就说,「曲礼曰,毋不敬」。整个礼的核心就是敬,「礼者,敬而已矣」。夫子教我们「克己复礼为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而能够恢复我们的礼,处处能够循礼,能够守礼,这是恭。『俭』是节约、节俭,持身节俭,不奢华,所谓「澹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俭以养德,人如果骄奢,那德就有损了。人能够安住在简单的生活当中,他的德就容易进步;一个人在骄奢的环境里,很容易放逸,很容易堕落。所以夫子俭以养德,处处节约,爱惜所有的物品。『让』就是谦逊、谦让、礼让,不与人争,真正能够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