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戒色经验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弟子规笔记熏陶戒色法系列 展开/收起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这里讲『以约失之者,鲜矣』,鲜是少。雪公引孔安国注,这是西汉的大儒,孔子的后裔,他注解中说,「俱不得中也。奢则骄溢招祸,俭约则无忧患也」。约,这是讲俭约,如果能俭约就没有忧患,所以失之者少;如果是骄奢,骄奢淫逸就容易招致祸。雪公注解中说,「能俭约,其失自少」,就是我们过节俭的生活,约是什麽?生活处事待人,都稍微从简一点,不要搞那麽复杂。譬如说生活不要奢侈,事情愈少愈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人事关係愈简单愈好,认识人多是非多,何必认识这麽多人,搞这麽复杂?俭约,过失自然就会少。《礼记.表记》这一篇讲到,子曰,「俭近仁…虽有过,其不甚矣」,这个讲得就很明显了。这个约,其实也是跟俭一个意思,俭朴的生活,简单的生活、工作,「近仁」。虽然达不到仁这个境界,但是近仁了,跟仁相近。没有达到仁这个境界,肯定会有过失,可是「虽有过,其不甚矣」,也不会有什麽大过。就是这里讲的,「以约失之者,鲜矣」,你的过失就少。

 

 

 

「不俭,则生活奢侈,言语繁琐,办事令人麻烦,此皆不近仁,其失多矣」。这是雪公的注解,很好。如果生活不节俭,住很贵的房子,穿很多衣服(衣服你够穿,有两件换洗就够了)。年纪不大,衣服特别多,鞋子特别多,这是奢侈!你看我到香港来,我就穿一双鞋子,天天穿同样的服装,不是很好吗?简约。现在人都有一个很奇怪的观念,好像天天穿同样的衣服,就怪怪的。这是什麽?他觉得我怪,我觉他得也怪。特别是一些女孩子,很喜欢每天一套,服装不一样,好像穿一样的服装就失礼于人了,笑死人了。今年的服装刚刚出炉就得要抢购,要穿新潮服装;去年的服装还很新的,就觉得穿出去就笑死人了。我们师父常讲,笑死是他死,又不是你死。死了是他死,你犯不上为了他而活。所以人总得智慧一点,生活奢侈本身是很累的,你这麽大的房子你得去打扫,这麽多的衣服你也得去整理,是不是?所以节俭的生活,自己又轻松,又少过失,何乐而不为?干嘛要这麽愚痴!

 

 

 

言语繁琐也是,讲话,古人常常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讷于言就是说话要谨、要少,甚至讲话好像笨拙一点更好,少讲话,结巴点,别人不会说你错。你讲话多了,说多错多,过失就多。好讲话的人,常常走漏消息,这种人就没有信用,人家也不敢跟他讲话,怕他回头把我们这个私事都泄露出去。这样,你就得不到人家的信任。那种讲话很少的,少言寡语的人,才会得到人的信任。所以《弟子规》上讲「话说多,不如少」,就是这个道理。办事也是,一切愈简单愈好,尽量不麻烦人。能够自己做尽量自己做,少麻烦人,少欠债。这都是什麽?处世之道。如果生活奢侈、言语繁琐、办事麻烦,皆不近仁,这跟仁就远离了。「其失多矣」,过失就会很多。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