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戒色经验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弟子规笔记熏陶戒色法系列 展开/收起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前面一章是讲嫁自己的女儿,这一章是嫁兄长的女儿,就是自己的姪女。也因为是孔家,他们都是以仁德做为招女婿的标准,那麽南容也是一位贤人。『子谓南容』,就是孔子评价南容这个人。我们看朱夫子《四书集注》里面,他的解释说,「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縚,又名适,字子容,諡敬叔。孟懿子之兄也」。这是介绍南容其人,他居住在南宫这个地方,他的名字叫縚(音滔),也叫适(音阔),字子容,所以叫南容。南是取他的地点,一个南字;取他一个字,子容的容字。谥号敬叔,谥号是他逝世以后,一般是国君封他的一个号,这是对他一个更加恭敬的称呼,敬叔。所以我们有时候看历史当中讲到「南宫敬叔」,就是他。他是孟懿子的兄长,孟懿子也是孔子的学生,他们是兄弟俩,南宫敬叔跟孟懿子是兄弟。孟懿子叫何忌,在鲁国做大夫的。

 

 

 

孔子为什麽要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南容?这确实不是看他的财富地位。确实南容也是属于名门望族,但是孔子当然不是看这个,最关键是看他的德行。底下朱夫子就说,「不废,言必见用也」,这是解释『邦有道,不废』。这个邦就是国家,国家有道,他能做到不废。不废,也就是他能够出来为国家服务,他讲的话、他的建议,必定是能够被国家採用,他为鲁国来服务的。「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南容这个人言行非常谨慎,说话真的是慎于言,行为也是很谨慎,这样不容易犯大错误。所以,在国家安定的时候,治朝就是国家安定的时候,他能够见用,能够出来被任用;如果是乱世的时候,他可以免祸。『邦无道』的时候,他『免于刑戮』,他不会被抓起来,不会被杀头,这是他言行谨慎的原因。

 

 

 

「事又见第十一篇」,这是朱熹朱夫子联系《论语》当中第十一篇,「先进第十一」里面也讲到南容。在第十一篇的第六章,是「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也是讲这个意思。「三复白圭」,这个白圭是《毛诗.大雅.抑篇》,白圭是白色的瑞玉,白玉。《毛诗》里面讲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就是白玉上如果有个污点,还可以把它磨掉;但是言语上有污点,说错话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就不可为也,就没办法去磨了。南容读到这篇诗,连读了三遍。实际上这个「三」,它也不是光三遍,它是代表多,多次的读这篇诗。当然,可见得南容对这个诗特别有体会,他特别的慎于言语,求没有瑕疵。他能够慎言,确实就不会有灾祸。我们讲「祸从口出」,往往爱说话很容易招祸、招怨。孔子看到南容这个人,的确是非常可靠的,所以把他兄长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我们来看《雪公讲要》,「国有道时,南容能为国用」。国家有道,天下太平的时候,南容可以被国家任用,他讲的话国君能听。「国无道,则以其明免于刑戮之祸」。「其明」就是智慧,他有智慧,他能够看形势,我们讲「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非常识时务。该出来的时候他才出来,不该出来的时候他绝对不出来;该讲话的时候才讲话,不该讲话,绝对是封口,所以「免于刑戮之祸」。「孔子以兄之女妻之」,这讲到「出处有道,此是其贤」。出处是言语说出来,真正能够得到国家的任用,他贤就贤在这里。又讲到,「古注以此为一章,朱子与上章合一,今从古」。在先儒的注解当中,把本章第二章,跟前面第一章分开来。但是朱夫子《四书集注》里面,他是把这第一章和第二章合为一,合在一章。因为这两章都是讲嫁女的,一个是嫁自己的女儿,一个是嫁兄长的女儿。当然朱子也是有道理,可是雪公这里还是从古注,用古代的分法。这是什麽?好古。朱子有他的创意,但是雪公还是建议不要创意。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