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自求多福。
因果报应如果存在,特别是“现世报”如果存在的话,我们就必定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一些证据。不仅如此,历史也必定会有很多相关的记载。
《历史感应统纪》一书汇集了众多历史记载中真实的因果案例。这些案例全部出自正规史书,得到历代官方承认,绝非野史传说!下面就为各位介绍其中部分例子。
齐襄公是春秋早期齐国的君主。他因为和文姜私通,害怕事发而叫公子彭生杀了鲁桓公。当时齐国强,鲁国弱。鲁人不敢对襄公声罪,只好求其次,请求杀彭生以谢罪。襄公于是杀死了彭生。彭生临死前对着襄公大呼说:“你这无道昏君,我一时糊涂,受你利用,现在反而委罪于我,我死后有知,当为妖孽,来索你的命!”后来襄公到贝邱山游猎,忽见大猪向襄公坐车奔来,左右随从都大惊失色说是公子彭生。那大猪站立起来,双拱前蹄,放声哀嚎,吓得襄公毛骨悚立,从车中晕倒下来,跌伤左足,失落鞋子一只,被大猪衔之而去。襄公堂弟公孙无知,因被襄公疏贬,怀恨不平。听说襄公出猎受伤,乘机联络连称、管至父等人,攻入襄公住所。看见门下露出鞋子一只,就是襄公出猎失去的鞋子。连称等便知门后藏躲有人,于是打开门,把襄公弑杀了。
晋国大将魏颗,其父亲魏武子有一个宠幸的爱妾。魏武子平日身体一有病时,就嘱咐魏颗说:“我死后,你要为她寻找合适的人改嫁了。”但是到了疾病很严重时又嘱咐魏颗说:“我死后,你要把她殉葬。”魏武子去世后魏颗并没有把这个妇人殉葬,而是选择一合适的人把她改嫁了。并说:“父亲到了病重的时候精神昏乱,我因此听从他神志清醒时的遗命。”后来,魏颗和秦国力人杜回交战于辅氏,就在要打败仗的时候,遥见一老人在杜回面前结草,绑住了杜回的脚,杜回因此跌倒在地。魏颗马上上前擒获杜回,终于赢得战争。晚上他梦见这位老人前来作揖说:“我就是您所嫁妇人的父亲,您顺从父亲合理的遗命救了我女儿一命,我因此来报答您的恩德。 ”这个鬼魂报恩的真实历史故事便是成语“结草衔环”中“结草”的由来。
晋国的国军晋景公因听信佞臣的谗言,无辜杀害了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赵括全族。 三年后,晋景公做恶梦见到一个披发垂地,以手击胸,暴跳于地的厉鬼,厉声骂道:“我子孙何罪?你不仁不义,无辜枉杀,我已诉冤于上帝,获准来向你索命!”景公大惧,往内宫奔逃,大鬼毁坏大门和正门而入,景公害怕,躲入室内,大鬼又破户追入内室,景公呼叫惊醒。从此一病不起。当时桑田地方有一位神巫能占鬼神事,景公召请神巫入宫。神巫说:“您恐怕吃不到新麦了。”神巫去后景公的病越来越严重,于是请秦国良医高缓来晋治病。秦医还没来的时候,景公又梦见疾病化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说:“高缓是良医,他来治病,对我们很不利,恐怕会伤害到我们,我们躲避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另外一个童子回答说:“我们躲避在肓之上,膏之下,虽有良医,能把我们怎样呢?”高缓来到,给景公诊病后说:“这病已经不能治了,病在肓之上,膏之下,药力不能到达。”这便是成语“病入膏肓”的由来。到了六月,景公忽然想吃新麦,让甸人献上,吩咐膳夫煮好麦粥。忽然想起神巫的话,立刻召神巫入宫,指着麦粥对巫人说:“你说寡人吃不到新麦,那这是什么?”便让左右杀死巫人。接着景公准备取麦粥来吃,突然觉得腹部膨胀,急急起身上厕,竟因此跌落而死。
齐国的大夫崔杼和庆封联合弑杀了齐庄公,并立齐景公为国君。后来庆封又设计陷害,致崔杼家破人亡,因此得以独揽朝政。庆封作恶多端,生活糜烂,甚至和别人“易内”,聚众淫乱;不学无术,恬不知耻,别人赋诗羞辱他亦浑然不知。再后来,齐国内乱,庆封逃到吴国。吴子勾馀把朱方封给庆封,庆封聚集了族人住在那里,比以前更富有。鲁国的子服惠伯对叔孙穆子说:“上天大概要让淫人富有的,庆封又富有起来了。”叔孙穆子说:“好人富有叫做奖赏,淫人富有叫做灾殃。上天恐怕是降灾于他了,将要让他们聚集而一起被杀尽吧?”后来,楚灵王围吴邑朱方,活捉庆封而尽屠其族。
以上四则真实的历史故事皆出自《左传》。第四则故事里,叔孙穆子根据庆封的淫行准确预言了庆封的结局。事实上,《左传》中记载了非常多的“预言”。比如一些有智慧有学识的人,看到某个人某个动作,某个神态后就断言,这个人将会如何如何,结果往往被说中,准确得不得了。这样的记载在《左传》中多不胜数。这说明,为善得福,为不善得祸,并非什么稀奇观点,几乎就是那个时代有学识之人的共识。正如《中庸》所说:“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除了《左传》,二十四史也有不少关于因果报应的记载。
《史记》记载,大将李广才气过人,英勇善战、体恤士卒。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都能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相率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然而李广一生命运不济,他的部吏得到机会封侯者不少,自己却始终得不到侯爵。他曾询问相命专家王朔说:“难道我的相貌不配封侯吗?或是命中注定不该受爵?”王朔说:“将军自当省察,平生是否作过愧对良心的恨事?”李广说:“过去我镇守陇西时,羌人造反,我曾使用诈术,诱羌兵八百多人投降,加以坑杀,至今追悔不及,感到终身引恨。”王朔说:“最大的罪咎,莫过于使用诈术,最大的灾祸,莫过于杀害已降,这就是将军平生不得封侯的原因了。”后来匈奴犯境,李广因不熟地理,迷失道路而使单于遁走,大将军卫青责怪李广,要上奏朝廷。李广说:“我已六十多岁,无功老将,何颜面对有司审判?”说罢,引剑自刎而死。
《晋书》记载,将领毛宝镇守邾城时,敌将石季龙率兵数万大肆围攻。毛宝领兵对战大败,率士卒六千人突围而出,纷纷被迫投江,都被溺死。唯独一位士兵安全生还。原来在武昌时,这位士兵在市场因怜愍心而买下一只将要被杀的白龟,照护饲养,等其长大了放生于江中。邾城战败,这位士兵投入江中时,觉得好像堕在一块大石上,有物承托着他行走。等待到达对岸时,仔细一看,竟是从前放生的大白龟。
《新唐书》记载,武惠妃受到唐玄宗专宠,她所生的儿子寿王李瑁也得到了宠爱。武惠妃的女婿杨洄揣测武惠妃的心思,暗中窥探太子李瑛等人的过失,大肆散布流言蜚语。武惠妃也趁机向玄宗哭诉,污蔑太子结党,将加害于她们母子。玄宗大怒,召来宰相商议废掉太子之事。张九龄极力劝谏,太子才得以不被废黜。开元二十五年,杨洄又诬陷李瑛、李瑶、李琚密谋造反。武惠妃派人假传诏令召见太子和两位王爷,说:“宫中有贼人作乱,请你们披甲入宫护卫。”太子等人不知是诈而披甲入宫。武惠妃便向唐玄宗禀报:“太子和两位王爷意图谋反,已经全副武装进宫了。”玄宗派人前去查看,情况果然如她所说。于是紧急召见宰相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我这个做臣子的应该干预的。”玄宗于是下诏宣布:“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罪,一并废为庶民。”随后,李瑛、李瑶、李琚都被杀害,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称他们为“三庶人”。这一年里,武惠妃多次看见这三个庶人的鬼魂作祟,因此惊怖而大病不起。她召来巫师祈祷消灾,改葬三庶人,并射杀行刑人陪同埋葬,但始终无效。一个月后武惠妃因病去世。惠妃死后这些怪异现象才消失。
《元史》记载,张桢任高邮州县官时,有一守城的千户军官名狗儿。他的妻子崔氏,因遭小妾诬陷而被残忍虐待致死。她的冤魂附身于一名七岁幼女,来到县衙向张桢申冤,详尽诉说了自己惨死的经过,并指出尸体就埋在房舍后的地下。张桢立即率领差役赶到现场,掘开泥土,果然发现了尸体。他下令拘捕狗儿及其小妾,严加审问后,二人对罪行供认不讳。此事传开后,民众都认为张桢断案如神。
以上多数案例涉及超自然现象。而不涉及超自然现象的因果事例,历史上就更加多不胜数了。之所以选取涉及超自然事件来举例说明,是因为超自然事件往往比较容易清楚阐述事情前因后果;选取这些案例,还为了表达一个观点:这些超自然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现代某些所谓的专家一看到史书中这些超自然现象,马上就会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不可能是真的,都是古人“杜撰”或想象出来的。他们研究历史是有选择性的,有所取舍的。那些不涉及超自然现象的记载他们才会予以承认。这大概又是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主义在作怪罢了。
专家们会信誓旦旦地说:“孤证不立,需要有不同的史书进行史料互证,历史记载才可以确定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只是,《新唐书》和《旧唐书》这两本正规史书都记载了“三庶人”的鬼魂找武惠妃报仇的事件,这就是专家们说的“史料互证”,那么这些专家会承认这是真实历史事件吗?不会承认!为什么?因为这属于超自然事件。这违背了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主义的信徒们的信仰。所以信徒们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他们会在讲解的时候,承认前半部分的非超自然事件,说到后面的鬼魂时,就会补充说:“当然,这部分是杜撰出来的,不可信。”也许个别专家会保持中立态度,认为这些事有可能是真的。但他们也不敢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因为害怕在信仰只承认物质的自然科学主义的体制下丢掉工作,或身败名裂。
有人会说:“史书中这些涉及鬼神的记载不过是古人为了达到自己政治目的而杜撰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古人表达政治主张不太需要借助鬼神之说。特别是儒家的《左传》,并不是很宣扬依赖鬼神。比如,《左传》记载有神明在虢国的莘地下降。周惠王向内史过询问说:“这是什么原因?”内史过回答说:“国家将要兴起,神明下降,观察它的德行;将要灭亡,神明也会下降,观察它的邪恶。所以有的得到神明而兴起,也有的得到神明而灭亡,虞、夏、商、周都有过这种情况。”内史过前去祭祀,听到虢国请求神明赐予,回来说:“虢国必定要灭亡了,暴虐而听命于神明。”神明在莘地住了六个月,虢公派遣祝应、宗区、史嚚去祭祀。神明答应赐给他疆土田地。史嚚说:“虢国恐怕要灭亡了吧!我听说:‘国家将要兴起,听百姓的;将要灭亡,听神明的。’神明,是聪明正直而一心一意的,按照不同的人而行事。虢国多的是恶德坏事,又有什么土地能够得到?”几年后虢国真的灭亡了。
又比如《左传》中记载,郑国发洪水造成了涝灾,有两条龙相斗于郑国国都南门外的大河中,郑国人请求对龙进行祭祀,来消除灾害,郑国的执政者子产没有允许,说:“我们人相互争斗的时候,龙没有管我们,就像没有看见一样。现在龙相互争斗,我们为何要去参见祭拜呢?即使祭祀了请求免灾,那条河本来就是龙居住的,又怎会让我们免灾?我们对龙没有什么需要求取的,龙也没有有求于我们。”于是郑国人就没有祭祀龙。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左传》的思想提倡的是君主要以人民为重,而不是依赖鬼神。既然这样,又何必编造一些鬼神的故事来达到目的呢?
古人写史书的目的是真实地记录发生过的每件事,让后人以史为鉴。他们的态度是真诚的。为了真实记录,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春秋时齐国的大夫崔杼弑杀了齐庄公,拥立齐庄公的弟弟为君,封自己为相。齐庄公死后,太师伯如实记录下了“崔杼弑其君”这件事情。崔杼便要求太师伯改成齐庄公因病去世。太师伯秉承史官的职责,不愿意更改真相,于是崔杼便杀死了他。太史伯死后,他的弟弟太史仲继续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依旧不愿更改。崔杼又杀了他,而后他的另一个弟弟太史叔也如实记载,也被崔杼杀了。在先后死了三个兄长之后,排行第四的太史季接过了那杆记录真相的笔。崔杼对他说:“你的哥哥们都死了,因为他们不肯听我的话,你怕死吗?还是不要像你的哥哥们一样枉送性命了,就把庄公之死写成抱病而亡吧。”听完这句话,太史季对崔杼说:“记录真实的历史是史官的责任。你弑君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你能杀了我,自然会有别的人,难道你能杀尽天下的所有的史官吗?”说完提笔写下了“崔杼弑其君。”崔杼迫于无奈,只能放太史季回去了。太史季刚刚出来就遇到了抱着竹简奔跑而来的南方史官。他听闻崔杼杀了太史季三位不愿意更改真相的兄长,为了支持太史四兄弟,他决意如果太史季也遭遇崔杼毒手,那他便顶替太史季来续写真相。得知太史季照实记录也没有被杀之后,才放心离去。古人为了记录真实历史而付出了生命,而现代某些所谓的专家狂妄自大,只要自己不相信的,动不动就说这些是编造的,这些专家恐怕真的有罪过!
中国自有史官记载史料,至少也经历了两三千年的历史。这两三千年来,史官从不忌讳把超自然事件写进正规史书里,也记载了非常非常多的因果报应真实事件。而主流学术界否定这些事件,仅仅也就是近一两百年的事情而已。这一两百年来,人们的物质享受是越来越丰富了,可是道德水平却越来越低下。每个人可以凭良心问问自己,现代人过得越来越幸福了吗?欲望的膨胀是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的。所以到底是两三千年的没有改变的承传更有智慧,更接近真理,还是近一百年来狂妄自大的现代人的偏见更接近真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