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凋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一段也是夫子评论弟子的境界。当然这麽评论,目的是让我们知道孰是孰非,如何改进。夫子用意是在教学,不是就为了评论人而评论人。我们看《雪公讲要》里面讲,「宰予」,这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当中,宰予是非常懂得言语,跟子贡同一类人,也是很会说话,很有辩才的。他「名予,字我」,所以有时候也称宰我。「《论语》记者例当称其字,此直书其名」,本来应该称他的字,称宰我,现在叫他的名,「先儒考证当依古本作宰我」,这是一个文字上的考证。有的版本,就古版本,这里就直接叫「宰我昼寝」。「昼寝,古注多为昼眠,或作画寝,即绘画寝室,有奢侈之义」。这是有两个说法,这里还是当「昼寝」,就是白天睡觉;另一种是说,在绘画寝室里面休息,寝室像个画室一样,装潢非常美,这是奢侈的意思。
「粪杇皆有动静二词义」。『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有当动词讲的,也有当名词讲。下面说,「此章后节加『子曰』」,这里出现了两个「子曰」。「《集注》胡氏疑『子曰』为衍文」,朱子引胡氏胡寅的说法,就怀疑这第二个「子曰」是属于衍文,就是后来无故添上去的,没有意思的,可以把它删掉。「不然则非一日之言」,另外一种说法,应该是两个时候说的话,孔子说了两段话,分别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日子。「刘氏《正义》谓为前后章相发明」,刘宝楠《论语正义》里说,两个「子曰」,前后章是互相发明这个意思,相互的照应,相辅相成的,也是可以保留的。《论语》的解释大同小异,如何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能说出一番道理,这就可以立足。
我们来看下面,「昼眠,或昼入寝室休息,古时皆不许」。这是违反规矩的,白天不能睡觉。「宰我昼寝,孔子责其怠惰」,宰我喜欢白天睡觉,孔子就责备他,说他是懒惰、懈怠。「故曰:予如朽木不可凋也」,说宰我就像一个腐朽的木头。本来好的木头可以用来做凋琢用的,结果朽木就不能再凋琢了,就是说它已经没用了,是一个腐烂的木材。「如年久剥蚀之墙壁不可杇也」,杇是粉刷。我们粉刷墙壁,但是这个墙壁已经是年久失修了,而且上面是千疮百孔,腐蚀得很厉害,已经不成完整的墙壁了,你再给它粉刷也没用了。这也是同样的意思,都是责备宰我,说宰我是一个无用之才,竟然白天睡觉。「对于宰予,当如何责之耶?」这是责备得很厉害。
我们再看底下,「孔子曰:原来我对于人」。前面这里特别提一下,『于予与何诛』,诛是责备,「我对宰我该怎样去责备他、责罚他?」可见得孔子说这个话,是有一股非常大的不满,不满意弟子竟然会这样。当然这也是做个样子给我们,让我们知道是非善恶,什麽当学,什麽不当学。我们不能跟着孔子那样表演,就跟着去一起责骂宰我,咱们哪有这资格?孔子教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当内省,自己得反省。所以看到宰我昼寝,我们得反省自己有没有。
当然这话也得说回来,当时古代因为晚上没有电灯,一般来讲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太阳下山,天要黑了,黑了就要准备睡觉。一般来讲像香港这个地方,晚上七点就黑天了,你七、八点钟就要睡觉了,睡得很早;早上起来也不能起太早,因为没有电,这古代照明不方便,所以晚上睡眠足够睡的。白天正好趁天亮,你可以做事情,就不能浪费时间去睡觉。所以古人,像孔子不允许白天还要睡觉。白天应该抓紧天亮的时间去干活,去工作,晚上睡得足够。我们现代人都有电,晚上都是可以加工了,晚上可能会睡得比较晚一些。早上要是起早一些,中午也想休息一下,打个盹,睡个半小时、睡一小时,这个也不为过。这是什麽?因为生活方式不同。我们不能够死呆板,学得太呆板就不行。我们要体会圣人教学的意思,是教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懒惰。像我们现在早起,纵然不能四点钟起来,你五点钟能起床,这就很不错了。五点钟天也还没亮,六点就亮了。你起来之后你能读读书,念念《论语》,听听圣贤的教诲,然后吃早餐,然后去上班,再工作。晚上你可以看看书,但是也不要太晚睡,人休息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点钟。这样你十点钟睡,早上四、五点钟起来,你也是睡眠很够。实在你中午有点睏倦,躺个半小时,歇歇你的身体,养养神,这就很好,就是不要懈怠。如果早上八、九点钟都不起来,晚上又不睡觉,完全是跟天时运作相反,孔子就会批评了,你「朽木不可凋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所以,这让我们体会圣人的原意,是让我们不能懈怠、不能懒惰,要勤奋好学。特别是年轻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都是这样感叹,学习都得趁年轻,要做一番事业,都要有勤恳工作这样的作风。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