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详解

  蔡礼旭老师解读:
  所以我们这种仁慈之心是处处都在体现,绝对不是挂在口上说:我对人很好,我很有仁慈之心。但是可能他人跟我们相处都会觉得很难受,这个时候我们要好好反省反省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我会这样体会?我是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同学跟同学之间都会写一本纪念册,我们就每一个同学发一张,那个时候也还满有平等心的,每个同学都发一张。结果收回来,有很高的比例都写到我「太热心」,热心就好了,还前面加一个「太」。所以你看你很好心有可能给别人压力。所以『人不闲,勿事搅』,纵使你要把很多好的东西给他,也要看看他现在方不方便、有没有空?所以这个进退的分寸我们要敏锐一点。
  所以当我们打电话给朋友,绝对不能霹雳啪啦就一直讲,一定要先问一句:请问你现在方便说话吗?当对方听到我们这样的言语,他的内心也会觉得很舒服,而且他真有事,他也会很自然的告诉你:我现在刚好有事,那不然你什么时候再打过来。所以礼貌处处体现在生活之中,是人与人之间很优美的距离,有礼就不容易发生尴尬、发生摩擦。除了打电话过去要先问之外,平常吃饭时间尽量怎么样?不要打。不然他刚好有胃病,你又铃,害他怪紧张的,这我们也要斟酌。不然他刚吃一半,你刚好又霹雳啪啦一直讲,他到底是要拒绝你还是要不吃饭?所以这也要处处替对方著想。除了三餐进食时间不要打之外,晚上太晚也不要打电话,不然很可能影响到一个家庭的睡眠、作息。
  除了打电话之外,当我们要去跟别人商量事情,都要先观察一下他现在是不是在忙,等他不忙了,我们再怎么样?去找他,去跟他讨论。所以要善於观察。你看很多小孩子,他一想到什么,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马上拉著大人的衣服在那里霹雳啪啦讲,有没有?或者妈妈正在炒菜,他想说什么就过来。这都是当下要机会教育。不只小孩要机会教育,大人需不需要?也需要。因为确实没有人提醒,我们都难免会失去这个敏感度。所以只要有朋友会互相提醒一下,我们就会提得起这种态度。当然我们提醒大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怡吾色,柔吾声」,保持笑容。纵使是劝他不要抽烟,也要:先生,对不起,我有气喘。这样就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情况。所以这《弟子规》可以活用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当一个人情绪很不好的时候,他会想怎么样?静一下。这个时候你就不要过去跟他罗哩八嗦的,所以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常常都有一句台词叫什么?「你给我出去,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所以我们要会察言观色。
  但是假如我们的亲人刚好情绪到了谷底,甚至於还有可能想要了结生命,这时候我们也不能不闻不问,对不对?所以有时候很多人做出不可挽回的事,都只是一个念头没转过来,所以我们也不得不防。比方说,当你的兄弟姐妹情绪到了谷底,这个时候你就端一杯热茶,端好,然后走进他的房间,脸不要看他,然后就轻轻的走,把这一杯热茶放在他的桌上,然后又缓缓的退出房间去,「进必趋,退必迟」。让他感觉到还有人在关心他。所以他这一口气真的撑不住的时候,他会去找谁?一定会去找你好好宣泄一下。因为人只要感受到有人在关怀他,他就不会走上绝路。所以纵使是再亲的亲人,进退之间,我们也要站在对方的感受设想,这样就可以相处得很融洽。

 


 
  周泳杉老师解读: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這是念子,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從這裡開始做,這是下手處。明白了這個果益之後,從哪裡下手?第一條,『己有能,勿自私』,就是「布施」。什麼是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服務,就是全心全力的服務。人生的目的在哪裡?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為大眾服務,這就是他的下手處。什麼東西可以服務?我們很容易想到財富可以服務,我可以拿金錢來服務,我可以拿體力來服務,這是屬於內財。我可以拿我的智慧經驗來服務,我也可以拿我的言語關懷來服務,這服務的面向就很多,方方面面都能服務,但是什麼叫真的服務?他不要求回報,完全的不要求回報,這是真正的服務。再來只有一個念頭,這個是我應該做的,就怕怎麼樣?我做得不夠,就怕做得不夠。所以「己有能,勿自私」,這就是修道第一個下手處。
  【己有能。勿自私。】
  強調那個『私』字,你看重要!這是施眼。就像我們看私,最重要的眼睛就是這個字,「勿自私」,就是這個字。所以捐不捐?捐什麼?這個重點要把它搞清楚,在用心。我們覺得也很擔憂的是教育,現在都往腦在發展,沒往心在發展。什麼意思?就是我們現在的孩子腦力很發達,可是怎麼樣?不會用心,他沒有辦法用心去領悟。他的腦子很發達,邏輯推演能力很強,可是感受力很弱,這也是我們擔心的事情。所以這個教育要教布施,布施絕不是在攀比,大家要注意不是在攀比。末學跟大家舉個例子,就是學校有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回去跟爸爸要二十塊錢,這是中國大陸的例子,中國大陸有一種紙幣是面額就是二十塊的,爸爸就拿了一個面額二十塊的給他。孩子就說「爸爸,我要兩張十塊的。」爸爸說「那不是一樣嗎?」他說「不一樣,爸爸,不一樣。」「哪裡不一樣?」「我這兩張十塊的我要分兩次送到教務處,做什麼?拾金不昧。」就是我可以送兩次十塊的,我就有兩次拾金不昧的記錄,就能記兩次嘉獎。大家要曉得,這個事情好還是不好?你看這麼小就會騙人,這個錢不是他去撿的,而是他跟他爸爸要的。換句話說,他是拿錢去買什麼?買榮譽。可是他的父親居然跟他說,「你好聰明。」這大家就知道了,我們現在是在增加腦力沒有在增加什麼?我們的感受力、我們的領悟力,我們的用心沒有在增加這個。所以這是教育的引導重要,非常的重要。布施這裡不是在攀比,不是,而是在什麼?強調用心,真能用心,一文可消千劫之罪,這是真的。所以進修的第一步是布施,當然我們初學,從比較容易布施的開始下手,但是這一條一定要做,無論如何一定要做,才能怎麼樣?才能轉變我們的命運。第二條:
  【人所能。勿輕訾。】
  這個『訾』是毀謗的意思,人家有能力,你不要毀謗他,要怎麼樣?要讚歎他、要稱讚他。一方面降伏自己的傲慢跟嫉妒的習氣,一方面鼓勵別人做得更好,隨喜他的功德。這是第二步,「謙讚」,自己謙虛,讚歎別人。這個儒家跟佛法都講到,不可以自讚毀他,不能說自己,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不能吹牛,不能夠說自己多厲害,這個不可以。但是我們又很擔心,為什麼?現在競選大家曉得,競選你不說自己好怎麼行?這個風氣,確實我們現在學儒,覺得很困難,很難下手,不容易下手。而別人,我們要讚歎別人,讚歎他什麼?讚歎他與八德相應的這些德行。與性德相應的德行,我們要讚歎他,不應吝於讚歎,為什麼?因為我們讚歎了人家,人家會做得更好。而他做跟我做一不一樣?一樣,這個態度非常的重要。所謂「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個態度重要。古人都有這個態度,為什麼?心量很大。
  這是歷史記載的,有一次楚國的人掉了一把弓,很好的弓掉了,人家就問他你掉了這把弓,心疼不疼?會不會很心疼?他說不會,為什麼?因為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我掉了這把弓箭沒關係,楚國人撿去了一樣,一家人對吧!我的弓跟楚國人的弓那不是一樣嗎?他撿去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讚歎,他老人家就講了,「不如講楚人失弓,天下人得弓」,你看這個心量又擴大了。所以「見人之得,如己之得」,你們家幸福美滿,跟我家幸福美滿一樣;你們家和睦相處,跟我們家和睦相處一樣。我希望你們家也和睦相處對吧!態度非常的重要,「人所能,勿輕訾」,不要輕視他,不要毀謗他,這個心態就能讓我們的用心轉變。你看拓開心量,都在轉我們那顆自私自利的心,把它轉過來,這個轉化是關鍵。為什麼?沒有這個轉化,就停留在「入則孝」那個基礎裡面,這個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真正的孝道也不可能圓滿。所以要經過這個轉化,這是第二步,這是第二種方法。第三種方法: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這個在培養什麼?平等,平等心。富跟貧這都是什麼?都是境界。故跟新這也是境界,對待這些境界平等一如,這是轉化用心的另外一種練習,我們要做這個練習,否則我們沒辦法平等。前面講的普愛跟平等,這個用心靠什麼轉?靠這個。如果我們對待境界,我們的心是散亂的、我們的心是浮動的,一點定功都沒有,我們就受影響,動心了,動心不可能普愛、不可能平等,一定是私愛、一定是偏愛,一定的。所以要學這個,這是第三個戊三。再來: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這是慈悲,這是對人要關懷,我們現在話就是關懷,要照顧,這裡講的都是什麼?原理原則,不是只有這條,這條是大原則。你看『人不閒,勿事攪』,為什麼?因為我關懷他,我知道他現在正在忙,我不能去打擾他。現在他可能在吃飯,吃飯時間到,我不能打手機給他,為什麼?怕他消化不良對吧!他現在是吃飯時間,我最好不要在那個時候登門拜訪,為什麼?人家在吃飯,怕打擾人家吃飯。人家在辦公的時候,上班時間盡量不要去打擾人家,譬如說公務人員在上班時間,我們又去打擾人家,那他上班的時間就被我們打擾。你看心裡真的有對方,關懷對方、照顧對方,這是平等、普愛的基礎,學習就從這裡學起。如果連這個敏感度我們都沒有,那確實我們很難做到「汎愛眾」,很難!
  再來,『人不安,勿話擾』,人家在那裡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確實觀察到了之後,先不去打擾他,讓他可以靜一靜。這都是原理原則,有了這個原理原則,他就可以拓展開來,在任何的環境之下,我們都把別人放在心裡,慢慢的我們那顆心柔軟了,這是培養柔軟心才能「汎愛眾」。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這也是對自己,培養一顆清淨心而說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別人有短我們去揭,別人有私我們去說,這個人心裡不乾淨、不清淨。我們前面說到的,專門盯著別人的過失在看,這個人觀察自己的能力就降低。君子應該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對自己責備要深一點,對別人要能夠諒解,我們要能體諒別人、要寬恕別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是專門對培養自己的清淨心而說,而心愈清淨我們就愈平等,就能平等。換句話說,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平等?心不清淨見人的過失,這個我們知道。所以在明朝的時候,文徵明這個人他個性就不喜歡聽人的過失,所以人家在講過失的時候,他總是百般的方便把這個談話給轉掉。當然意思就是說不讓人家難受,把他那個話給他轉掉,使不得言,讓他沒有辦法再繼續講別人的壞話。
  再來,漢朝的馬伏波將軍,這個馬將軍他曾經對他的侄子就講,我願意我這一生最想看到的,「吾願汝曹」,我希望你們聞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聽到人家有過失,聽到人家有一條過失,就像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聽到父母的名字,什麼意思?我們前面講「稱尊長,勿呼名」,不能叫父母的名諱,所以他說「耳可得聞,口不得而言」。這可以聽,但是不能講,為什麼?你不能把人家嘴巴塞住,叫他不要講對吧!可是你聽了之後聽如不聽,你不能講,這是馬伏波將軍講的。
  再來,龜山的楊先生,楊龜山先生他就講,對過失他比馬伏波將軍更深一層,他說口固不得言,就是嘴巴固然不能講別人的過失,耳朵最好也不要聽,為什麼?就落印象了!你知道那個人有過失,以後下次看到那個人心裡總是覺得怪怪的,人很難不落印象。換句話說,人很難平等,知道他有那個過失的時候,就很難對他不另眼相看。這裡有個前輩他說古人就講捏造歌謠的,外界在捏造一些歌謠,非為不當作,不但不應該去做這些說人家過失的歌謠,而且也不應該去聽,為什麼?徒損心術,讓自己的清淨心被破壞,長浮華的風氣。這就告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已經擴大到什麼?一切的綺語不要聽。為什麼?都會影響我們的清淨心。這是擺在最後這一條,表示這一條重要,這一條是我們修道的,就轉化我們用心,開拓我們心量,非常重要的提醒,不見世間過非常重要的提醒。這句是「進修」。
  再來,下面「長施普澤」,我們就知道前面那一段利益的是誰?自利,這一段以後是利他。「汎愛眾」自己怎麼先做到?自利,自修前面這一段講的。後面這一段真正要愛眾,要讓社會大眾,要讓凡是人都得到我們的愛,要怎麼做?就這一段要講的。我們就要知道,要讓一切的人都得到我們的愛心怎麼做?什麼樣的做法是最徹底的、是最圓滿的?給他錢嗎?不是的。為什麼?因為我沒那麼多錢,即使有天下的財富你都不能每個人都救濟到,不可能,你救濟不到。而且講老實話,我們愈研究經典,我們就愈體察到,貧窮怎麼來的,貧窮是精神上的貧窮,不是物質上的貧窮。所以貧窮怎麼來的?是他知見不夠端正來的,他的看法、想法、做法有問題,所以他貧窮,這是貧窮的根源。所以我們拿任何的財物去救濟他、去幫助他,那不是真正的、徹底的愛他,那不叫汎愛眾,那只是暫時性的解除他的困難而已,暫時的。所謂救急不救窮,因為窮無法救,窮一定不是物質生活的窮,都是因為他不明理所造成的,不明理才會窮,這一定要修道的人才能夠比較有深刻的體會,這很重要。所以怎麼樣來愛眾?教育,辦教育才能夠真正的汎愛眾。

 


  钟茂森博士解读:
  “人不闲,勿事搅”
  这是讲你对人家的仁爱之心,具体表现在哪呢?你不可以骚扰人家,特别是在人家没空的时候,你不可以拿事情去打扰人家。让人家得到充分休息之后,你再看机会跟人家谈事情。有时候我们打电话,这个事情我们要注意到,对方接了,你要问对方,你现在说话方便吗?如果对方方便,他会继续跟你讲,假如他正好有事,我们就应该下次再打过去。你看这些生活点滴都是一些爱心。
  “人不安,勿话扰”。
  人如果是心神不安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些难过的事情啊,或者是不顺心的事情,他心神不安定,这时候注意不要再用话去骚扰他,让他更加不安。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安慰人其实动作要比语言更好。有时候你告诉他:“你别那么烦躁了!”对方烦躁的时候,听你这句话他也不会马上不烦躁,如果这时你沏一杯茶给他送过去,用一种温柔的服务态度,就是在他面前不说话,反而让他能体会到一种温暖。所以这属于一种无畏布施,让人家心神慢慢安宁,不至于恐慌、烦躁不安,这就是无畏布施。如果是无畏布施,我们知道你会得健康长寿的果报。所以常常安慰别人,你自己的心神都比较安定,你就会比较快乐。当你真正有不安情绪的时候,别人也能同样地安慰你,报答你,所以你不安的时候就越来越少,当然你就能够得到健康长寿。
  人不安的时候可能不想听你讲话,那这个时候我们要知趣,就不要继续讲下去了。特别是我们学佛的人都有一种爱心,想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看到别人很苦,不闻佛法,我就要好好跟他介绍佛法。可是对方能不能接受佛法呢?那我们要观机,看到他能接受了,我们才能够给他佛法。给他也要恰到好处,不可以让他心生烦厌。跟他讲也要很善巧,观机说法嘛,假如他不愿意听,你就不能说。他愿意听的时候,你再说,这才有用。所以让他生欢喜心,他才能接受佛法。传播佛法第一是让人生欢喜心,你笑脸迎人,就能够把人接纳了。
  我跟我母亲到第一次寺院里,当时我们到广州光孝寺,本焕老和尚在那里做住持,我们经过方丈室,因为是游客嘛,我们就在外面张望,结果他对我们莞尔一笑,向我们点头招手,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进去了,然后他还留我们吃了一顿饭。当时我们觉得佛门这么温暖,他还给我们一些佛书,我们回去就能好好看了。慢慢地就进入了佛门,这都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因缘。大善知识懂得观机,先让你生欢喜心,然后再布施法。千万不要他都已经不愿意听了,你还在那里讲,让他觉得你很吵,很烦厌,这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当听众不听我们讲课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退而独善其身。因为法缘不成熟,我们就离开。等他什么时候尊重法了,他苦受够了,他想求解脱了,这个时候你再来。所以即使是普天之下的人,都不听我们讲,我们也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我们从圣贤的典籍当中,得到真正的法味。人家知不知道我们的道德学问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正是《论语》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我也不会因此而感伤,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那样一种悲痛,那就有“愠”了,你就难过了,那不符合孔子所说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