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一章,先儒对于孔子到底哪一年开始学《易经》,众说纷纭。夫子在这里讲,假若给我几年,『加我数年』寿命,让我来学《周易》(学《易经》),我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了。孔子哪一年学《易》?当然年代太久了,二千五百年的事了,现在考据起来也很困难。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传》里面讲,孔子学《易》应该是在晚年,大概七十以后。根据南北朝皇侃的考据,孔子应该学《易》是在四十五、六,他是根据什麽?就根据这句话,加给他数年他就到五十岁,所以他能『五十以学易』。这个说法估计还是有问题,没有真正历史考证。
根据宋朝邢昺的注疏说,加数年才到五十,应该是(数,无三就不叫数)三年左右才到五十,所以四十七岁的时候学《易经》。这些说法我们可以并存,但总是有一点好像不能令人满意。朱子(朱熹)就说,「五十以学易」,五和十,中国古字是竖排,先是五,再写个十,五和十是连在一起,应该是一个字,写错了。他说五和十应该是「卒」,就是走卒的卒,卒的意思是最终、终于的意思,就是「卒以学易」,他这麽说。但是这五和十合在一起,跟卒还是相差甚远,朱子这个讲法也并不能够有说服力。有的先儒还说只有个五字,没有十字,本来只是「五以学易」,那个五是「加以数年,五以学易」,就当五年来学《易》,这个十是后人补上去的。又有的人说五十是误写了,应该是七十,七十学《易》,跟《史记.孔子世家》里面讲的年岁差不多。反正众说纷纭,还有的说这五十不是指年龄,他是根据《易经》上「系辞传」里面所说的「大衍之数」说五十,它不是讲五十的年岁,五十是讲《易经》里的理数,是这个讲法。五为阳、十为阴,阴阳的两个数字,这个也只能够存此一说。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