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戒色经验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弟子规笔记熏陶戒色法系列 展开/收起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根据朱熹朱夫子《集注》里头所讲的这个『雅』,他是解释为「常」,就是平常的常,雅言就是常言。他解释说诗、书和礼,都是切近于日用平常。这常常我们要用到的,夫子常常讲,所以这是属于常用的话,这个雅当常字讲,这是一说。先儒也有不同的说法,我们都可以来参究。根据《雪公讲要》里面,他讲到这个雅,根据《集解》,就是何晏的《论语集解》(何晏是三国时候的人),「孔曰,雅言,正言也」。他讲这个『雅言』,这个「孔」是汉朝的孔安国,他注解《论语》,他讲雅言是正言,就是正确的话、正确的发音。又讲到「郑曰」,也是《集解》上的话,郑是郑康成,也是东汉时期的人,经学家。「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故不可有所讳也」。郑康成讲到,读先王的典法,典是经典,法也是言论,就是古圣先王的经典、典籍,我们读诵,一定正言其音,就是读音要读正,不能读偏。他这个雅言是说读音要正,读准音。读准音,义才全。

 

 

 

因为中国字很多是多音字,你这个字读的音不同,它意思也不一样,所以你把音读准了,它的意思就显明出来了。「故不可有所讳也」,这个讳是忌讳。这里讲到,什麽忌讳?譬如说,我们所尊重的人,像我们的父母,或者是古时候的皇帝,他们的名字有这个字,我们一般不读这个字,是读一个另外的字,不读那个音,这是忌讳,所谓的讳也是尊重。但是郑康成这里讲,读古圣先贤的典籍,我们不能有这种忌讳,它本来该是什麽音,就读什麽音。因为什麽?如果我们把音改了,你这个时期有这个忌讳,你改了,传到下一代,他按照你的读音,他又有他的忌讳,他又改成另外一个字,这千百年传下来之后,典籍读的音跟原来完全不一样,面目全非。读音不正,那个意思也就歪了。

 

 

 

最简单的一个比喻,就像《诗经》,《诗经》是上古时代的诗歌,孔子收录的。《诗经》第一篇,《国风.周南》第一篇,第一首诗是「关雎」,这是讲后妃之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相信很多人跟我过去一样,读音把这个好字读成好(去声),君子好逑,意思就不一样,这个好(上声)和好(去声),两个意思。这首诗是用雎鸠来做比喻,雎鸠是义鸟,这是一夫一妻制的义鸟。我们讲女德曾经花了两个小时就讲这首诗,这义鸟来比喻夫妻要有道义、恩义、情义。这个「窈窕淑女」是谁?根据「诗传」里面讲的,这是指文王的太太,太姒是后妃,所以这首诗是讚扬后妃之德。君子是谁?君子是周文王。逑是配偶的意思,伴侣的意思。君子好逑,就是君子的好伴侣,谁是君子好伴侣?窈窕淑女。窈窕是很有美德的贤女就叫窈窕淑女,君子的好伴侣,她能够辅佐君子治理国家,帮助百姓。实际上,这首诗我们根据「诗传」和郑康成注解,这是原本的注解,就了解这是后妃为了帮助文王找好伴侣。后妃没有嫉妒心,她觉得自己一个人人手不够,帮助文王、相夫教子不够,她要替文王在天下再找嫔妃,共同来辅佐文王。所以谁在给文王求淑女?后妃,不是文王自己求淑女。这个意思,包括很多先儒都搞错了,蕅益大师在《论语》注解里面,他就把这个意思正过来了。意思就跟原来的不一样,原来是文王在寻找配偶,现在是后妃给他寻找配偶,意思不一样。文王一心为民,他没有为自己,谁为他?后妃为他,后妃没有嫉妒心,真正是以国家万民、社稷为重,她给文王找嫔妃,这很难得。所以这个好逑这麽一解释,就比好(去声)逑的意思要更美了,而且这是原意。

文章摘录自《四书研习报告——论语》钟茂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