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尊师传统教育断恶积善管理之道道义人生古乐鉴赏五伦关系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弟子规详解戒色方法戒色经验弟子规笔记 展开/收起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详解

  蔡礼旭老师解读:
  『善相劝』。我们之前课程也提到,「善」必须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还有很多的判断在《了凡四训》这一本书。当你判断正确才能够去劝,不然到时候是非都没分清楚,那就不见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对别人善的劝告,或者是听到善的言语行为,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接受?孔子赞叹颜渊「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颜渊只要听到一个善,马上时时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实。所以只要提到贤德,孔子都会直接说到「有颜回者好学」。对於颜渊这个学生,夫子非常欢喜,也因为他的学习非常扎实,只要老师说过的话、说过的善,他都会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所以当我们有这样学习善的态度,自然就能够『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当官的,我们都称他是「父母官」,为什么叫父母官?因为比方说一个县令,他与整个人民相处得很密切,而且整个县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都是由县长在负责,所以他也有责任把他这一县的人民教育好,能够「爱民如子」的这种态度,所以也称为父母官。那当然这一些地方领导人,他也有要落实「善相劝,德皆建」,让整个社会风气能够愈来愈好。那我们现在当官的有没有这个态度?还是有,我们要隐恶扬善。但是为什么比例没有像以前那么高?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错了,我们也没有把《弟子规》跟他们讲,现在又功利主义这么炽盛,所以重利轻义。只要他能够有这个机缘看到《弟子规》,应该会唤醒他那种为官的责任心。
  在隋朝时代,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这个姓比较少。诸位朋友,这个父亲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这个名字,他儿子绝对不可能作奸犯科,因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义。他一定全身都是浩然正气。所以我爸爸给我取这个名字,我不得不有礼貌。当他到了岷州一带,这个岷州是现在的甘肃,在岷州当刺史,刚好当地有一个风俗,就是只要家里面有人染上疫病就把他抛弃,让他自生自灭。他去以后觉得太严重了,这是孝跟义全丧了。所以他就主动把这一些丢在路旁的生病的人,统统把他接到他的衙门来照顾,也找了很多医生来治疗。等到这些病人恢复健康了,就赶快请他的家人来接回去。接的时候又跟他说:我跟你爸爸都相处这么久,你看我也没病。那这一些为人子女的就会觉得很惭愧,都是以德来唤醒这些人民的惭愧心,就赶快把家人接回去奉养,把这个没有孝义的风气整个扭转过来。所以当地的人都称他为慈母,把他当母亲一样看待。
  这个慈母不只挽救了他亲人的健康,还挽救了什么?每一个人的良心。人的良心丧了,纵使还有命在,也是行尸走肉。所以古代的人宁可死也不愿意违背道义。我们在这几天的课程也举了不少例子,像之前也举到一个孩子叫庾衮,不愿意抛弃他的哥哥,所以自己留下来;村落所有的人都离开了,他独自照顾哥哥。吉人天相,后来哥哥还身体好了。这确实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善相劝才能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假如该规劝的时候不规劝,那我们就失去,比方说当朋友、或者当先生、或者当儿子的本分就没有尽到。所以这个何时规劝,我们也要抓对时机,还要有正确的方式态度,这我们之前也已经很深入来研究过,在这里我就不再多说。那当我们都可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很祥和的风气,又能「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一个团体假如能够非常的和睦、和谐,这个团体一定会非常兴旺。所以我们处众当中必要以和为贵,然后在该规劝的时候再抓住机会,要「扬善於公堂,规过於私室」,也要顾及他人的面子。

 


 
  周泳杉老师解读:
  這是教學,這就是教學,教學的內容是什麼?『善相勸』,這是教學。他的利益是什麼?『德皆建』,勸人的人道德提升了,被勸的人道德也提升了,這叫雙贏。有一次有個老師他就跟末學討論,問到一個問題,什麼問題?他說學生跟老師雙贏的方法怎麼做?末學就想到《禮記‧學記》裡面的一段話,哪一段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我說這就是雙贏,你看教學相長,學的人固然他提升,學然後知不足,他知道自己不足在哪裡,可是教的人也獲益,教然後知困,教的人也獲益了。所以知不足的人,他知道不足他能自反也,能夠自己反求諸己,繼續的提升。知困,教的人知困,困難,知道說教不下去了,肚子空空的,然後自強也,繼續回去讀書。這是什麼?雙贏。你看就是「善相勸,德皆建」,就是這「相長舉益」。
  可是『過不規,道兩虧』,沒有教學兩個都墮落,這沒有辦法汎愛眾。兩個都墮落了,就是「雙墮示弊」,沒有教學的過失就在這裡。

 

 

  钟茂森博士解读:
  “善相劝,德皆建”。
这里讲的跟上面类似。我们要懂得劝善,看到人家特别是对自己的同修、道友,要多多以善来劝勉,你劝他行善,“德皆建”,我的德行可以提升,他的德行也能够提升,两个人都获得好处,所以善友之间常常以五戒十善,常常以因果报应,常常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目来相劝,这样互相之间在菩提道上就能够增进。
  我们每天讲课,讲世间儒家、道家的这些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讲佛家的智慧教育,这都是“善相劝”。大家能够来听课,本身对讲课的人也是一种鼓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互相地劝,讲课的人用语言劝,听课的人用行动劝,所以听课的人比讲课的人更高,身教重于言教。
  谈到“善相劝”,我们知道,善以孝为先,一个国家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从哪里开始做起呢?孔子早在2500年前说过,“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和谐社会的至德要道。《孝经》讲了,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有这么一种殊胜的功德。媒体应该常常用这些孝道的事例来劝导大众,例如山东电视台有一个《天下父母》的专栏节目,他们每次都是播放一些现代的孝子孝女、父母亲情的感人事例,我记得他们曾经评出《感天动地父母情》,这十大人物,还评出演艺界的十大孝子。我们看了里面的事例都非常地感动,这是在展现孝的光辉。所以当每个人看了这样的例子的时候,自己就能生起孝顺父母之心,父母跟子女能够和谐,家庭就有了和谐的根,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够和谐,社会也能够和谐,这都是“善相劝”很好的例子。我讲课的时候常常提,我有个梦想,很希望全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能够每年评十大孝子,把孝子的事例向世人展示。相信肯定有很多感天动地的例子,先把它挖掘出来,真正地大力去宣扬这些善,不出几年,这社会就呈现一派新的和谐气象。
  老法师在国际上,对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团体、组织都倡导,包括政府组织,倡导什么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这些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通过网络卫星来播放这些教育。我曾经跟师父上人会见印尼的副总统,师父上人跟他们谈。总统一开始就说,我们这个社会经济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景气,有没有办法能够让我们的经济复苏?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秩序比较混乱,不安定因素很多,请教老法师。老法师说,其实经济问题是次要的,关键是什么呢?社会不安定的问题才是第一,为什么社会不安定呢?因为我们没有教化,人民如果受教化,懂得伦理道德,社会怎么会不安定呢?所以,老法师建议他们,可以请不同宗教,尤其是印尼的伊斯兰教,请他们中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每天上课。在哪里上?在摄影棚,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印尼播放,印尼总共13000多个岛屿,每个岛上都有居民,去那边办学校不方便,但是用广播电视,那个效果很大。师父告诉他,你要真的这么做,不出三年,整个社会就有明显的改观,这是真的。老法师在庐江建了文化教育中心,不出一年,庐江汤池镇社会风气就有明显的改观,证明了教育的功能非常大,所以“善相劝”,劝善的功德不可思议。
  “过不规,道两亏”。
  朋友之间,互相看到了对方的过失,一定会规劝他改过。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朋友、益友,决定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犯错误、堕落,所以如果看到我们的朋友有过失,而不去劝告他,那么“道两亏”,不仅我们的朋友因为犯过失,人品道德会下降,我们自己的道德也会下降。见过不肯规劝,袖手旁观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自己就亏损了为人朋友之道。所以我们交朋友,要懂得交一些能够帮助我们道德学问长进的朋友,正直的、诚信的、有正知正见的朋友,这样我们有过失了,朋友就能够对我们规劝。
  《孝经》上讲,“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士,是读书人,懂得善恶、懂得向善。我们现在都是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书,哪怕真的是没有读过书,现在听经闻法,那也叫“士人”了。我们如果有一个真正的规过劝善的朋友,就可以“身不离于令名”,令名就是名节,我们的名节不会受到污损。善友非常的重要。祖师大德说,真正这一生要了脱生死证菩提,要四个条件:“持戒为本,观心为要,净土为归,善友为依”。所以善友在我们的菩提道上对我们帮助很大。
  我们看看,我们周围有几个善友呢?我们有时候会说,“哎呀,怎么没有一个人肯说我的过失啊?难道我没有善友吗?我这是没有福报”。对,你没有福报。为什么呢?你没有善友,是因为你没有具备有善友的心态。我们怎么样才能真正得到敢于对我们规过劝善的善友呢?我们自己要懂得闻过则喜,别人跟我讲过失,我一听到就欢喜,感恩:如果不是他提醒,我下次又会犯了。他这么一提醒,我下次再也不会去犯了,真的像颜回所说的,不二过,不会第二次犯过失。善友看到你真的想学习,真的想向上,那么他就会诚心诚意地帮助你。
  假如你对善友的规过听了之后不以为然,过又不改,他劝你一次你不改,劝你两次你还不改,第三次他就不劝了,事不过三嘛,你的善友就失掉了。所以我们怎么才能有善友的福报呢?自己的心态要摆正,真正希望自己这一生要成就圣贤品德的,善友一定会出现。
  反过来,当我们看到朋友有过失,我们对他的劝告也要懂得艺术,不能说我看到他有过失,我“过不规,道两亏”,我对他就批评,还很严厉,希望他下次不再造了。很严厉的批评,有时候他不一定能接受。要看看这个人能不能接受?他是一个法器的,就能接受批评,能够挨骂,这个人是法器。师父上人就对每个人不一样,对有的人笑脸相迎,很客气,对有的人很不客气,甚至会怒目圆睁,会骂他。师父上人有智慧,他看每个人的承受量不一样,承受量小的,不能给他太多,给他太多、太严厉了,他反而会起怨恨心,这样就不好了。那个人能够承受,你使劲骂都骂不走的,那个人就可以骂,他提升得就快。所以,观机很重要。
  一般的原则,特别是我们初学的人,自己的道德品行没有成就。不像师父上人,他成就了,他骂我们,他做到了,我们没有做到,于是说人家就不能太严格。《菜根谭》讲的为人处事的艺术,说“攻人之恶毋太严”,你讲人的恶、讲人的过失不可以说得太严厉,要“思其堪受”,看能不能接受。“教人以善毋过高”,你不可以将善讲得过高的标准,那你教得太高了,他未必能够做到,“当使其可从”才行,他能够真正把这个善做到你再跟他讲。
  佛有圆满的智慧,他讲经说法,都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能接受的,他才会说,如果我们接受不了的,他就不会说。换句话说,《佛经》里面讲的,我们统统都能做得到。为什么呢?佛绝对不讲做不到的,做不到还讲不成了戏论了?佛没有戏论。所以我们有信心,佛说这一生可以了脱生死,可以出轮回,可以成佛道,我们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