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我们学佛,无论在家、出家,这么多年功夫不得力,义工同修听经的机会比较少。要是不长时间接受佛法的熏陶,那么我们在?里做义工,就如同古大德讲,修福没有修慧。
如果对佛法不通达,在人与人相处中还有很多误会,不但没修到福,可能还造很多罪业。孔子说,他曾经一天不吃饭,一夜没有睡觉,在那里想,都没有实际的利益,「不如学也」,最后想到还是学习好。这是圣人,活到老学到老,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释迦牟尼佛也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世尊教导我们,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的弟子。中国佛教很特殊,唐朝中叶之后就不学小乘了,无论在家、出家都学过儒、道,儒、道代替了小乘。现在我们儒也不学,道也不学,在大乘里面虽然混了几十年,还是没有成就。
过去李老师教导我们儒与佛并重。他一个星期给我们上一堂儒家的课、讲一次经,十年如一日,没有间断过。今天我们选讲《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宋朝朱熹编的,编得非常好。《论语》和《孟子》原来是独立的,「大学」和「中庸」是《礼记》里面的两篇。从宋朝一直到明朝,将近一千年,这部书非常盛行,变成读书人必读之书。以前,方东美先生说《华严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概论,它有理论、有方法,最难得的还有表演,就是把这些理论、方法落实在实际生活中,这是《华严经》末后五十三参。他说这种方式编排的教科书是最完美的。《四书》的编法很像《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也带表演。「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是孔子做表演,这是圣人,《孟子》是贤人做表演,就像善财五十三参一样。
「大学」,经只有一章,后面是经的解释,叫「传」,一共有十章。经所谓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夫子说他一生「述而不作」,都是传述古人的教诲。释迦牟尼佛亦复如是,说的是过去古佛所说的,佛佛道同。大圣大贤多么谦虚,佛与孔子都是传古人之道。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名词,智慧是明,才能、福报是德,明德就是佛家讲的性德,我们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佛在《华严经.出现品》里面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现在没有了,佛说得好,「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这三种烦恼把我们的性德障碍住了,所以我们的明德虽有,它不起作用。实在讲是变质了;明变成了妄想分别执着,德就变成了无量的烦恼、业报。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怎样再恢复明德的光明,这就是教育的目的。以佛法来讲,这是属于自利,就是我们要成就德行、学问;成就学问是明,成就德能是德。恢复的道理都是断烦恼,烦恼不断你没有办法恢复。自利之后一定要利他,「亲民」是利他,大乘教里佛常讲自度度他,明明德是自度,自度之后一定要度他,后面才「止于至善」。孔子、孟子都做到止于至善。这是「大学」总的纲领。
我们如何能够真正证得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总纲里面也给我们提出了修德,性修不二,第一个「知止」。含义很深,一个人在这一生中,要有方向、目标,这个方向、目标就是我们所止之处。无论从事哪种行业,一定要专、要精,这就是知止。
知止之后你心是定的。「定而后能静」,你才能静得下来,静而后心就安,安了之后智慧就有了。智慧开了之后就得到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个三纲就是中国古圣先贤教化众生唯一的一个纲领。
修德从「格物」下手。司马光说得很好,物是物欲、欲望。你只要有欲望,就不知道知止。格是格斗,你要能把欲望克服住。欲望是贪瞋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
贪瞋痴慢,这个严重的欲望障碍了我们的智慧、才艺、福德。要知道每个人自性里本具的智慧、才能、福报与佛无二无别。
人生苦短,我们要好好把握这个短时间,修成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佛的境界。我们知止,要止在佛境界里面。一定要遵守一切诸佛如来过去修行的方法。
佛法修从哪里下手?从破烦恼障、所知障下手。四弘誓愿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度众生先要度自己,就是明德、亲民。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下手修学处,格物是断烦恼;再其次,「法门无量誓愿学」,是破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是我们的两大类障碍,先破烦恼,后破所知;致知破所知障,格物是破烦恼障,这两种障碍去掉之后,你的意就诚,心就正了。格物、致知是知止,定、静、虑、得就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效果就出来了。
(节录自 中国传统教学系列-四书选读 文件名:28-20-01)